被害人因受骗而同意的法律效果
外文标题:The Legal Effects of the Victim\\\'s Consent Based on Decep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付立庆[1]
机构:[1][付立庆]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年:2016
期刊名称:法学研究
期:2
页码范围:154-170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语言:中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FX059)
关键词:被害人同意;法益关系错误;任意性;客观真意
摘要:被害人同意阻却犯罪成立的根据,是相应法益失去了"要保护性"。在判断被害人因受骗而作出的同意是否有效时,法益关系错误说提供了合理的思考方向,总体上值得坚持。但是,这一学说在特定场合面临质疑。因此,恰当界定"法益关系"的范围、类型,明确其理论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法益关系错误说为判断同意是否有效提供了第一道筛选机制。在不存在法益关系错误时,虽然可以推定同意有效,但例外地也可能因为该同意欠缺任意性而导致同意最终无效。以法益关系错误为基础、以客观判断任意性之有无为实质的客观真意说,是对既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刑法解释学意义。
作者其他论文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付立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2),100-108.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付立庆.法学杂志.2014,35(10),66-72.
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之争及中国的选择.付立庆.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129-136.
关于中国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付立庆.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10-15.
如何认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潘慢义(主持人);林维(特邀嘉宾);付立庆(特邀嘉宾),等.人民检察.201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