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推动社会体制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推动社会体制创新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蓝志勇[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5
期刊名称: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期:3
页码范围:31-32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2095-150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jgggygl201503015.aspx
人气指数:9
浏览次数:9
关键词:体制改革创新;社会学研究;民政部门;部门职责;学科角度;社会管理;管理目标;经济振兴;历史过程;治理能力;
摘要:目前,对于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的主体、内容和动力来源,尚存在不同的认识。这与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清楚有关。有人认为,从政府部门职责分工角度看,属于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职责;有人从学科角度,认为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事实上,“社会”与“社会组织”是有区别的。对“社会”的理解,不是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而且每一个公民个体都存在于社会中,是社会的一员。社会的概念甚至可以大于或超越国界。比如,整个地球村可以看作是一个在地球上的人类的社会群体,跨国界的社会群体还有华裔社会、基督教文明等。国家是政治概念,有领土主权的内涵。在国家的领域内,可以有以政治边界为界限的社会。因此,一般意义上说的社会,是以国家主权分界的社会,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社会。这一界定就给现代社会的内涵赋予了独特的“国家人格”。“社会”指的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公民和被赋予居留及工作权利的非公民组成的群体。社会治理创新的主体是有治理参与权利的社会人和社会组织,包括政府、企业和一般性社会组织。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包括社会政策改革、社会管理方式和社会治理能力改革、鼓励企业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培育社会组织及其参与治理能力。
作者其他论文



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蓝志勇.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3-38.
也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蓝志勇.中国行政管理.2014,59-64.
大气污染区域合作治理模式研究--以京津冀为例.于溯阳;蓝志勇.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57-66.
英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战略走向.刘洋;蓝志勇.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89-95.
科学划分中国事业单位类别的理论与策略探讨.蓝志勇.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4,22-26.

相关话题/社会 管理 组织 学科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