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汉字,国语文讨论的再思考
外文标题:Rethinking of the Discussion on Mandar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Languag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孙郁[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年:2015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卷:54
期:2
页码范围:62-66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2456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zsfdxxb-rwsh201502008.aspx
关键词:汉语;新文化运动;汉字
摘要:随着中西交流增多和西学渐进,汉语在现代性表达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新文化运动前后,诸多学人围绕国语、汉字、国语文对汉语的表达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和争论.他们的探究不仅成为汉字改革的重要推力,同时也在文章与词语书写的改造中丰富着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和文化意识.从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来看,语言文字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但也有其内在的规定性.鲁迅、钱玄同那代人思考汉字与汉语的表现力,是从变化的需要提出来的.因为是探索性的讨论与实践,成就与偏差都有,一些基本的观点成为后来学界不能不面对的话题.母语的变化与发展,是靠历史的积淀方能实践的.回首来看,学人们对汉语表达的探究不仅有其历史必然性,更有其意义和价值.
作者其他论文
关于民国人物.孙郁.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3),21-23.
博物馆与大学的文学教育.孙郁.文学与文化.2014,10-13.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从鲁迅到莫言.高旭东;李屹;康毅,等.山东社会科学.2013,43-53.
鲁迅瞭望俄国文学的视角.孙郁.东岳论丛.2012,33(4),5-10.
鲁迅:对生存隐秘的凝视.孙郁.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