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
外文标题:PLANNING EDUCATION: FROM DEGREE EDUCATION TO CAREER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石楠[1]唐子来[2]吕斌[3]彭震伟[4]陈沧杰[5]袁奇峰[6]司马晓[7]王春[8]叶裕民[9]胡毅[10]黄亚平[11]汤放华[12]段进[13]
机构: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山大学;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人民大学城乡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年:2015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卷:39
期:1
页码范围:89-9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语言:中文
ISSN:1002-132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gh201501014.aspx
DOI:10.11819/cpr20150115s
人气指数:7
浏览次数:7
关键词:@@
摘要:石楠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本论坛主持人):非常欢迎大家参加这个关于教育和人才的论坛.参加组织这个讨论的有四家机构的代表,城市规划执业资格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吕斌教授、全国城乡规划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唐子来教授、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主任彭震伟教授,我的身份是学会的秘书长.从教育的角度,我们有什么样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也是终身学习的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继续教育.因此,我们策划了这样一个题目:“规划教育:从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其中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思考,作为规划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规划专业核心的知识体系究竟怎么样?其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在学校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第三,从大学设立规划专业,到通过专业评估,然后是执业资格的要求,这几个环节在整个知识体系上既有重叠,也有矛盾,交叉重复在所难免.再有就是对于整个规划师职业的要求和对规划师个体的要求是不同的,作为职业和个体,如何才能应对形势发展对于知识体系、职业技能的要求.
作者其他论文



立足实践坚持创新构筑有中国特色的MPA人才培养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董克用;许光建;王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9.
论城市的合约性质.焦永利;叶裕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79-87.
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以三个模型为工具.焦永利;叶裕民.城市发展研究.2014,21(10),65-71,113.
经济学供需模型的制度化改进与初步运用.焦永利;叶裕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47-57.
基于DEA的北京新城发展评价及与上海的比较.袁蕾;叶裕民.城市发展研究.2014,21(4),23-29.

相关话题/教育 城市 城市规划 规划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