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从“千里长堤”兴修看清代社会权力的转移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从“千里长堤”兴修看清代社会权力的转移
外文标题:The Metastasis of Social Power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Qianli Embankment"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李诚[1]
机构:[1](1986-)男河北保定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北京100872

年:2015
期刊名称: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20152
页码范围:98-10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清史所
语言:中文
基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12&ZD146);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14XNH069)
关键词:清代#千里长堤#权力转移  Qing Dynasty#the "Qianli embankment"#the metastasis of social power
摘要:“千里长堤”是清代在河北平原中部兴修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始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主体形成于乾隆年间,并持续修缮讫于清末,至民国年间逐渐解体。在长堤修筑过程中,既有朝廷发帑修筑的官堤,也有劝用民力兴建的民埝,“千里长堤”的修筑方式既有“民堤官修”,也有“官堤民修”。清代初期,朝廷借助发帑等方式积极介入地方社会事务。一旦长堤修筑完毕,维护成为常态后,国家将维护修缮权力交由地方政府,最终由地方士绅总领其事,民间乡绅遂由公共事务权力的执行者变为执掌者,伴随着权力上升的是清末民初浩大的地方自治运动。
作者其他论文



我国转型期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的理论思考--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分析.李诚.学术界.2011,21-27,251-255.
老字号二维分析模式探讨.李诚.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6-10.
老字号企业生存状态差异化的关键因素分析.李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72-76.
主流西方经济学思维对流通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李诚.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98(4),15-20.
转型期我国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的理论分析.李诚.长白学刊.2011,140-144.

相关话题/社会 清史 基金 社会科学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