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占比的演化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占比的演化
外文标题: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the Evolution of Labor Income Ratio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于泽[1]章潇萌[2]刘凤良[3]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年:2015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期:4
页码范围:80-91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542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rmdxxb201504011.aspx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适宜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视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高速增长阶段收入分配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关键词:产业结构;劳动收入占比;居民消费
摘要: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是阻碍我国居民消费提高的重要因素。运用非平衡增长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情况的研究表明,居民收入提高引致的消费升级推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但是恶化了劳动收入占比;资本深化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提高了劳动收入占比;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不同产业有所不同,提高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率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制造业部门技术进步率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高服务业部门技术进步率对劳动份额没有明显影响。因此,未来我国调结构、稳增长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方面,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投资增速。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内生动力:需求还是供给.于泽;章潇萌;刘凤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25-35.
产品市场竞争策略和公司负债融资决策.刘凤良;连洪泉.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44-52.
中国货币性质再检验与通货膨胀成因.于泽;罗瑜.管理世界.2013,19-34.
资本偏向技术进步是否影响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刘凤良;易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6.
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于泽.教学与研究.2009,70-76.

相关话题/劳动 经济 经济学院 中文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