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三教合一"概念的历史钩沉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三教合一"概念的历史钩沉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雪松[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4
期刊名称:党政干部学刊
期:11
页码范围:24-29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ISSN:1672-2426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zgbxk201411003.aspx
DOI:10.3969/j.issn.1672-2426.2014.11.003
关键词:“三教合一”;阳明心学;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对话
摘要:三教合一常被当今学者用来总结唐代之后中国思想史发展的整体趋势,但三教合一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少出现,只是到了晚明才得到较为普遍的使用.美国学者卜正民认为在元代合三教为一观念的出现,是当时思想文化界普遍宽容气氛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的汉族人必须对来自草原的蒙古统治者解释什么是汉族文化.与此同时,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兴起,也出现了三教一致的思潮,主要表现在宗教修行实践层面的三教合一,晚明心学的兴起,对致良知功夫的追求,将这一层面的三教合一推向高潮,并进一步刺激和引发了吸收三教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的各种功法教门的兴起,主张三教合一的民间宗教“三一教”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本文最后探讨了用三教合一概念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与可能面临的难题.
作者其他论文



近现代中国穆斯林人口数量与分布研究.刘泳斯;张雪松.世界宗教文化.2012,73-77.
对般若思想的再认识--以早期汉译经典《道行》为中心的考察.张雪松.佛学研究.2010,198-205.
再述石印明万历刻本《观世音感应灵课》.张雪松.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29-35.
从基督教国家到共产主义--恩格斯《英国状况》解读.刘泳斯;张雪松.党政干部学刊.2012,14-17.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哲学基础--从恩格斯《费尔巴哈论》谈起.刘泳斯;张雪松.党政干部学刊.2011,16-19.

相关话题/宗教 文献 文化 历史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