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客观就业绩效:线性与倒U型关系
外文标题: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ability wi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Job-search Performance:Liner and Invert-U Relationship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于海波[1]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5;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100872
年:2014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卷:46
期:6
页码范围:807-82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劳动人事学院
语言:中文
ISSN:0439-755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lxb201406007.aspx
DOI:10.3724/SP.J.1041.2014.00807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EIA080280)的资助。
关键词:可就业能力;倒U型关系;职业探索;可就业能力归因理论;过犹不及效应
摘要: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基于预备性研究,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型关系,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 U 型关系,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作者其他论文
基于生涯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可就业性3C模型及其特征.于海波;郑晓明;李永瑞,等.教育研究.2013,34(5),67-74.
谨防智库排名成娱乐选秀.许春燕;王继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A06.
《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思路及建议.许春燕;王继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A07.
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实证研究.许春燕.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3,35-43.
中国工人罢工的四方层级解决机制:基于案例研究的一种新诠释.徐世勇;Xiaoyu Huang;张丽华,等.管理世界.2014,60-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