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社会规范:多元,冲突与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社会规范:多元,冲突与互动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郭星华[1]石任昊[2]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 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 100872

年:2014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期:3
页码范围:62-69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41C0562014030012)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3-0751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zxk201403012.aspx
DOI:10.3969/j.issn.1003-0751.2014.03.012
人气指数:9
浏览次数:9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
关键词:社会规范;多元化;冲突;互动
摘要:在法社会学的视野中,社会规范可以统称为“法”.伴随着现代化的浪潮,我国法治的发展水平与立法体系的完备并不呈正比例关系,多元社会规范的冲突越发明显,从而造成了“越轨泛化”.在这种背景下,针对“国家法”与“民间法”二元结构划分的偏颇,运用法律多元理论和位阶概念,我国现阶段社会规范的多元化可以界定为“国家法”“团体法”“民间法”的三元结构框架.这三种社会规范形成了四种互构关系: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与互动、国家法与团体法的冲突与互动、民间法与团体法的冲突与互动,以及国家法、团体法、民间法三者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根植于社会内部的传统性与移植于社会外部的现代性之间的兼容关系十分脆弱,规范冲突的实质是社会权力的变异、法律权威的弱化.因此,建构合理的社会规范体系需要在“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寻求内在的平衡,进而强调多元社会规范之间的契合与交融.
作者其他论文



基层纠纷社会治理的探索--从"枫桥经验"引发的思考.郭星华;任建通.山东社会科学.2015,65-69.
探索人民调解专业化的新路径.郭星华;刘蔚.社会学评论.2014,59-67.
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适应的法社会学研究--主体间性的视角.郭星华;任建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4-69.
制度移植与本土适应--社区矫正本土化面临的困境.郭星华;李飞.中州学刊.2013,68-74.
农民工创业:留城还是返乡?--对京粤两地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地选择倾向的实证研究.郭星华;郑日强.中州学刊.2013,64-69.

相关话题/社会 社会学 法律 中文 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