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绘画美学价值的呈现与诗画互补之双向过程的确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赠怡[1]
机构:四川文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期:11
页码范围:144-151
增刊:正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8425
关键词:绘画;美学价值;诗画互补;双向过程
摘要:魏晋六朝时期绘画凭借与《周易》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并从"象"的维度发现了自身的个性价值,这种独特价值在于绘画之视觉形象的存在方式是圣贤体道的重要途径。绘画在寻求独立美学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了彰显自身存在的经学化价值和"自治"领地,使其与诗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成为可能。另外,诗因为其语言载体"言不尽意"的固有缺陷,构成了需要绘画性介入其中的召唤结构,这就意味着绘画为诗设立规定性、绘画性为诗所效法不可避免。诗开始自觉地以绘画的视觉性为范,走上了诗的"象"化历程。于是,诗与绘画在艺术行为中开始相互凝视、互为补充。诗画互补观念也由过去的绘画"诗化"的单向过程,进入诗画互为标准的双向过程。
作者其他论文
魏晋六朝绘画美学价值的呈现与诗画互补之双向过程的确立.王赠怡.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151.
"无为而治"思想的一种隐喻性言说--再释《易经》"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王赠怡.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8-153.
论"中国梦"作为执政理念的美学化解读的意义和表现.王赠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8),123-128.
意象的方法论意义与诗画互补之美学意蕴的形成路径.王赠怡.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8-123.
“美”字原始意义研究文献概述.王赠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