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从理论到实践--美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从理论到实践--美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外文标题:From Theory to Practice——The Contemporary Mission of Aesthetics Stydy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旭晓[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4
期刊名称:晋阳学刊
期:6
页码范围:11-15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2987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yxk201406002.aspx
DOI:10.3969/j.issn.1000-2987.2014.06.002
基金:深圳大学2010年社会科学团队创新项目“第三种思维:设计思维研究”(10TDCX05)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中国美学;当代使命;热潮;审美文化产业
摘要:1949年以后,中国美学学科经历了两次美学热.在第一次美学热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满足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新的社会、政治、文化的需要,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美学的终结和当代美学的开端.但美学理论完全依附于哲学之上却使美学丧失了本性.在第二次美学热潮中,美学得到了现代发展,划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生活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特别是审美需要已经迅速上升为与物质需要居于同样重要的甚至更高位置的需要,人类消费已从生存型消费向着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快速转变.艺术与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当下的经济事实.审美文化产业需要美学来解答其有关美的具体问题.这就是美学的当代使命,也是新的美学热潮的发展方向.
作者其他论文



关于交互产品隐性需求的研究.王旭晓;贾京鹏.理论探索.2015,51-55.
成功企业的美学阐释.王旭晓;吴文越.晋阳学刊.2012,90-93.
世界遗产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兼论世界遗产教育成为美育课程的必要性.王旭晓.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1),1-5.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王旭晓.教学与研究.2011,23-30.
试论艺术思维的特征--从文化创意谈起.王旭晓.艺术百家.2011,79-84.

相关话题/美学 文化 艺术 哲学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