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杰[1]刘元春[2]郑文平[3]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年:2013
期刊名称:管理世界
期:6
页码范围:12-27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550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lsj201306002.aspx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基金项目】本研究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有限赶超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基于全球贸易规模和利益不平衡成因及转化的新理论”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企业增加值率;企业收益;出口;抑制效应;要素市场扭曲
摘要:本文从微观层面来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转型背景下政府干预行为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关系可能造成的作用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出口确实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加值率造成抑制效应.而且,出口通过对企业研发和广告投入的抑制强化了这种抑制效应.进一步发现,政府干预对企业出口和增加值率之间关系造成了扭曲效应.首先,国有和外资企业有着更高增加值率,这可能反映出政府政策偏向和不平等带来的影响效应,然而,与民营企业对比,这并没有促使它们具有获取更高出口收益的能力.其次,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并没有使得出口企业获得更高增加值率,相反其表现出的是抑制效应.最后,地方政府干预所造成的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地区中的企业整体上有着更高增加值率,这就揭示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在更广泛尺度上对企业收益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要素市场扭曲对出口企业的增加值率表现出的是抑制效应,而民营企业具有将要素市场扭曲转化为出口收益的能力.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中国已经处于出口政策调整的窗口期,调整重心应放在如何减少政府干涉,以促进企业获取出口收益的内在能力的打造与提升方面.
作者其他论文



2014年将是政治,社会,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刘元春;闫衍.中国经济周刊.2014,82-83.
2014年,中国经济可能爆发危机吗--大改革与大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刘元春;闫衍.决策探索.2014,29-31.
"中国经济2014年大崩溃"论批驳.刘元春.人民论坛.2014,58-59.
高度重视经济悲观主义思潮的变异.刘元春.红旗文稿.2014,15-16.
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率雪晶;刘元春.人才资源开发.2015,57-59.

相关话题/政府 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