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及其历史影响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韩星[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年:2013
会议名称: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
会议论文集: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论文集
页码范围:9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曲阜
会议开始日期:2014-10-01
所属部门:国学院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语言:中文
关键词:儒家理想;滕文公;天地之间;妾妇;社会环境;人生理想;不得志;道德理想;公孙丑;赵岐;
摘要: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①,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一、大丈夫人格及其蕴涵儒家非常重视人格建树,以人格作为实现其道德理想的活生生的生命载体。孟子提出了大丈夫人格范式,为儒家理想人格提供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孟子·滕文公下》
作者其他论文
王道通三*--董仲舒的王道观与政治理想.韩星.江汉论坛.2014,67-71.
由古今之道而天人之际--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历史根源与王道政治构建.韩星.江苏社会科学.2015,38-45.
《群书治要》的治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韩星.观察与思考.2014,56-64.
儒家中国道,教,政视野下的政教关系问题.韩星.学术界.2014,164-175.
"用力,用心思"写就的荀学力作--李桂民著《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评价.韩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2),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