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读加尔通的《帝国主义的结构化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读加尔通的《帝国主义的结构化理论》
外文标题:The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of the World: Revisiting Galtung’s A 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张康之[1]张桐[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年:2013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期:5
页码范围:92-10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22Z0062013050012)
所属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中心边缘结构;中心国与边缘国;竞争与协作
摘要:在工业化和资本主义世界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当一个完整的国际社会出现后,世界就呈现出了一种"中心—边缘"结构。当今世界的国际秩序就是依据这一中心—边缘结构建立起来的。也正是这一"中心—边缘"结构,使"中心国"对"边缘国"的剥削可以持续地展开,也使边缘国的中心自愿充当将其边缘创造的剩余价值传送给中心国的"传送带"。"中心—边缘"结构是一个复合性的解释框架,是与工业社会的竞争—协作行动机制交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精神是体现在竞争与协作之中的,但是,资本主义世界化却造就了中心—边缘结构,从而出现了竞争—协作与中心—边缘这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分析路径。加尔通的"中心—边缘"结构理论是基于道家的阴阳学说而建...
作者其他论文



论依附论学派的中心-边缘思想--从普雷维什到依附论学派的中心-边缘思想演进.张康之;张桐.社会科学研究.2014,91-99.
论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创新垄断.张康之;张桐.人文杂志.2014,117-125.
评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张康之;张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5),47-57.
论世界体系中观察视角的"中心--边缘"概念.张康之;张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29-38.
"世界体系论"的"中心-边缘"概念考察.张康之;张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80-89.

相关话题/结构 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文献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