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范畴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4

文献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范畴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振宇[1]张永光[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唯实
期:1
页码范围:32-36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1605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s201201007.aspx
DOI:10.3969/j.issn.1004-1605.2012.01.007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项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实践
摘要: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实践形式。因此,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范畴。所谓建设就是主体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社会财富,优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从"物的依赖关系"向"全面发展"转变创造条件的实践过程。作为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建设既具有社会实践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制度性、主体性和长期性等特殊属性。
作者其他论文



唯物辩证法本质和核心的两种解读--卢卡奇与列宁之异同.谭桂娟;张永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2-687.
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王振宇.消费导刊.2014,64-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张永光.江西社会科学.2011,72-75.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进展--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相关精神.张永光;卫小将.探索.2011,139-143.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思考.张永光.求实.2010,9-14.

相关话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