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有益探索--再谈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有益探索--再谈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郭春生[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探索与争鸣
期:11
页码范围:72-75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31C1032012110021)
所属部门:国际关系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4-2229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syzm201211021.aspx
DOI:10.3969/j.issn.1004-2229.2012.11.021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权阶层与苏联社会主义的演变"
关键词:赫鲁晓夫;斯大林模式;改革;社会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改革斯大林模式已成为苏联的当务之急.赫鲁晓夫执政后适应了形势的要求,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因为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而没能全部成功,但它表明了现实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探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政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其他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斯大林模式的突破与创新.郭春生.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7-93.
在改革与停滞之间: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苏共党建工作的退步.郭春生.社会科学研究.2013,13-17.
社会主义:苏联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兼与胡键博士探讨.郭春生.探索与争鸣.2011,31-34.
罗莎·卢森堡的批评及苏联兴亡的历史验证--兼谈苏联特权阶层问题.郭春生.科学社会主义.2008,138-141.
论列宁的反特权思想.郭春生;王书文.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05(1),58-62.

相关话题/中文 国际关系学院 运动 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