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六问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张杰[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年:2012
会议论文集: 《国际货币评论》2012年合辑
页码范围:9
会议开始日期:2012-12-01
语言:中文
关键词:中国金融改革;资本市场;经济改革;银行主导型;直接融资市场;国有银行改革;巴塞尔协议;社会信用;资本结构;体制因素;
摘要:一、银行主导的融资结构何以长期存在?从金融结构看,经济改革30余年来,虽然资本市场取得长足发展,但是,中国目前的金融资源配置仍然主要依赖于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融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形呢?大致基于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体制因素,另外一个是市场因素。从体制因素来看,以银行体系为主导的金融制度将在中国长期存在。关于这种金融制
作者其他论文
亚洲正在形成"中国秩序"?.张杰.中国经济信息.2014,17-17.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共生抑或掠夺.张杰;吴迪.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77-90.
为什么出口会抑制中国企业增加值率?--基于政府行为的考察.张杰;刘元春;郑文平.管理世界.2013,12-27.
现阶段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锁定"效应的分析.张杰;杨连星.江苏社会科学.2013,29-35.
中国企业间货款拖欠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张杰;冯俊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