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哲学”抑或“理学”?——西周对Philosophy的误读及其理论困境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哲学”抑或“理学”?——西周对Philosophy的误读及其理论困境
外文标题:“Philosophy” or “the Neo-Confucianism”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林美茂[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2
期刊名称:哲学研究
期:12
页码范围:71-78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基金: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学科创新视域下的公共哲学:中日比较研究”(编号12BZX091)的相关研究成果。
关键词:性理学;Philosophy;学术用语;日本明治;百学连环;爱智学;桑木严翼;儒家思想;理论困境;麻生义辉;
摘要:<正>正如人们所熟知的,把Philosophy译成"哲学"的人是日本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西周(1819—1897)。他最初把Philosophy译成"希哲学",后来为了解释这个新概念,又以"希贤学"加以说明,而最终作为学术用语在日本固定下来的是"哲学"。在采用"希哲学"或"希贤学"翻译期间,西周曾多次把这门学问与"理学"或"性理学"相提并论。也就是说,西周最初接触Philosophy时,
作者其他论文



神话"精卫填海"之"女娃遊于东海"文化原型考略.林美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1),134-144.
葵园,一代人境遇的精神造型--浅谈许江《葵园辞典》及其"葵园"意象.林美茂.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90-93.
柏拉图哲学中关于"善"的存在论特征.林美茂.江汉论坛.2010,18-22.
公共哲学在日本的研究现状与基本视点.林美茂.学习与探索.2009,17-23.
柏拉图"洞喻"问题再认识.林美茂.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7-102.

相关话题/哲学 理学 公共 学术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