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1950—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俄文学习运动的历史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1950—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俄文学习运动的历史考察
外文标题:Historical Exploration of Russian Study Movement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during 1950—1956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耿化敏[1]董航[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2]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年:2012
期刊名称:当代中国史研究
卷:19
期:2
页码范围:48-55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K0222012020006)
语言:中文
关键词:苏联专家;俄文学习;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全面学习苏联,中国人民大学作为"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的声势浩大的俄文学习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经验是:发挥苏联专家的"工作母机"作用,建立阵容强大的俄文教研室,将俄文纳入必修课程并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培养俄文师资,编写俄文教材讲义,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教学方法。俄文学习虽然取得明显的成就,但是教育部门的过高期望与语言学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内在矛盾,使俄文学习未达到预想的目标——为全面、迅速、直接地学习苏联经验提供语言工具。1956年苏联经验受到质疑,俄文学习被当成了教条主义的典型体现,受到猛烈的批判乃至否定。
作者其他论文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考证.耿化敏;张蕾蕾.北京观察.2015,74-75.
何干之与"胡风事件".耿化敏;王元力.百年潮.2014,38-42.
《教学与研究》"休刊"问题小考.汪云生;耿化敏.教学与研究.2013,105-110.
论中共妇运史上的"取消主义"思潮.耿化敏.山东社会科学.2012,123-126.
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耿化敏.教学与研究.2011,86-90.

相关话题/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 文献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