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洪秀全的个人能力与历史使命--从对师道的解构入手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洪秀全的个人能力与历史使命--从对师道的解构入手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郑日强[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100872

年:2011
期刊名称: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期:5
页码范围:162-162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6-026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nwx-jdydx201105137.aspx
摘要: 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代表,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长期以来统治压迫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工具.而洪秀全对儒学的结构,即其对师道的结构,却体现出斗争与接纳并存的矛盾局面.起义前洪秀全对儒学还持认同及尊重的态度,洪秀全于1845年写<原道醒世训>和<原道救世歌>时,曾大量引用儒家经典.比如引用<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语言来论述其理想社会.而洪秀全在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前还是将孔丘定位成人们学习和效法的榜样,他曾在<太平天日>中写道:"周文孔丘身能正,陟降灵魂在帝旁."
作者其他论文



农民工创业:留城还是返乡?--对京粤两地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地选择倾向的实证研究.郭星华;郑日强.中州学刊.2013,64-69.
专注力的退化.郑日强.改革与开放.2011,155.
强化与变异:网络社会中的"全景敞视".郑日强.社会学评论.2015,3(4),81-88.
儒法结合下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家族的社会控制.郑日强.中国城市经济.2011,295.
强化与变异:网络社会中的“全景敞视”.郑日强.社会学评论.2015.

相关话题/社会 儒学 创业 网络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