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条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3

文献详情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条道路?
外文标题:Beyond "Sinicization" and the "Manchurian Identity":The Possibility of the Third Approach to Qing History Studie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念群[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年:2011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卷:25
期:2
页码范围:116-124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Z0182011020015)
所属部门:清史所
语言:中文
ISSN:1000-542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rmdxxb201102014.aspx
人气指数:3
浏览次数:3
关键词:清史研究 汉化论 满洲特性论
摘要:以往的清史研究比较注意考察清朝统治与前朝的连续性,强调清朝皇帝对汉族文明的继承关系,故可以称之为"汉化论",近些年美国兴起的"新清史"则强调清朝的统治具有区别于前朝的特色,即依据满族的特性以及和蒙古的联盟建立起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强调了对西北地区的征服和控制对于清朝统治的重要性.这两种观点各有优劣得失,清史研究仍应立足于对"中国"自身形成轨迹的历史考察,重新全面审视清朝的统治策略,整合两种思维的合理之处,从而走出一条更为合理的清史研究道路.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时刻的思想创发.高全喜;许章润;林国基,等.天府新论.2014,1-48.
"断裂"还是"延续"?--关于中华民国史研究如何汲取传统资源的思考.杨念群.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50(1),108-112.
中国历史学如何回应时代思潮(1978-2008).杨念群.天津社会科学.2009,123-129.
通往意象之途中国史学的未来宿命?.杨念群.电影艺术.2007,316(5),59-62.
从"文质"之辩看清初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杨念群.清史研究.2008,1-36.

相关话题/清史 道路 中文 社会科学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