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组织支配的正犯后正犯——支配型共谋的德国理解与中国问题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陈毅坚[1]
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年:2010
期刊名称:北方法学
期:04
页码范围:38-47
增刊:正刊
语言:中文
ISSN:1673-8330
关键词:支配型共谋;正犯后正犯;组织支配;犯行支配层级原则;间接正犯
摘要:对于最终没有实行犯罪行为的参与共谋者,应如何承担刑事责任,存在很大争议;不应一般性地承认共谋共同正犯,而应将"共谋"的共同参与区分为支配型共谋与对等型共谋,相应确定不同的参与人类型。德国学理和判例创立"正犯后正犯"法范畴,并运用基于有组织的权力机构的"组织支配"解释间接正犯性,通过展现德国该问题域的实践进路、理论论争和最新发展,为中国语境下解释组织支配和寻求处理支配型共谋的中国路径提供经验图景。
作者其他论文
法条竞合犯的类型及其法律适用.黄京平;陈毅坚.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20-24.
国际刑法中的"一事不二审"原则研究.王仲兴;陈毅坚.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193-200.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规制.黄京平;陈毅坚.2005年“人身权法律保护与法制改革”国际研讨会.2005,343-358.
“共谋共同正犯”——一个多余的法范畴.陈毅坚.北大法律评论.2010,23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