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演化与空间再造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王斌[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年:2009
会议名称: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
会议论文集: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页码范围:188-194
会议地点:南京
会议开始日期:2009-06-12
所属部门:新闻学院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语言:中文
关键词:传播学;新闻媒介;传播技术;空间环境
摘要: 在人类传统的历史上,很长的时期内,地域构成了大多数的社会信息系统,距离是封闭和隔离社会的手段。早期的媒介及其信息——石头、泥版、纸草、羊皮卷和纸,都有其质量和体积,当他们不能或不容易被挪移、携带时,人们不得不去特定的时空体验它们。媒介形式变迁的逻辑之一正是向着逐步克服这种物理地点导致的信息传播障碍而进行的,最早的传播行为依附于人的商旅行程,而电报的发明首先使得信息运动与人的运动发生了分离,移动个人信息终端的使用又把二者再度紧密结合,随着各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不同地点之间的信息差异得到缓解,沟通的深入增进了人们对于地理差异的认知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这种差异带来的心理感受。
作者其他论文
新媒体与基层社会的传播动员机制--"江门反核行动"个案研究.王斌.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30-139.
用户,服务与关系的聚合机制--新浪微博运营模式分析.王斌;董芃飞.编辑之友.2015,84-89.
社区童书馆的理念与运行:以"小考拉"为例.王萍;王斌;康萌.出版广角.2014,14-17.
从"内容生产"到"社会关系编织"--以社交电视的发展为例.王斌;诸葛亚寒.新闻与写作.2014,28-31.
激励方式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杨晶;刘舶航;王斌,等.人类工效学.2015,21(1),57-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