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在《刑法修正案(七)》用及前景
文献类型:会议
作者:翁凯一[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年:2009
会议名称: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
会议论文集: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
页码范围:1029-1034
会议地点:昆明
会议开始日期:2009-08-18
所属部门:法学院
语言:中文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法律适用;价值体系;刑事政策
摘要: 在刑事立法中,如果不能体现该社会大多数人所公认的价值标准,不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不具有国际前瞻性,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就会损害社会公正,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立法理念必须摆脱以虚拟主体为出发点的思维套路,把实现立法目的牢牢地定位在实现“人”的利益的认知基础上,确立“以人为重”、“以人为本”、“以人为先”的立法逻辑。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正是在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深化了人们对于犯罪控制的认知模式和价值判断方式,标志着我国在防控犯罪领域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是在公平、正义和效率、秩序之间寻求一种和谐。《刑法修正案(七)》正是沿着这一路径,既体现尊崇原则性的刑法理念,又蕴涵丰富的人文关怀;既充分体现刑法保障人权的机能,又淋漓尽致地展露了刑法保护社会的机能;既平衡公平与效率,又协调秩序与自由;既有科学完整的结构,又有合理完善的内容;既突出手段,又体现自由;既适应本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潮流。
作者其他论文
论死刑(含死缓)复核不加刑.翁凯一;徐留成.学术交流.2010,58-61.
宽严相济在刑事立法中的适用及前景--以《刑法修正案(七)》为例.翁凯一.法学杂志.2009,30(6),36-38.
罚金刑的正义及其实现--以中英罚金量刑为视角.翁凯一.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48-53.
企业污染事故犯罪成因及对策分析--以民权县成城公司砷污染案为例的研究.翁凯一.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75-79.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其他货物,物品罪若干问题探讨.翁凯一.中国检察官.2009,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