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伤保险待遇30年比较分析
外文标题: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Treatment in the Past 30 Years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孙树菡[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卷:3
期:1
页码范围:20-24,26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劳动人事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8-668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sjhldglgbxyxb200901005.aspx
DOI:10.3969/j.issn.1674-0025.2009.01.005
关键词:工伤保险;待遇变迁;制度安排
摘要:工伤保险的宗旨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同时也是一种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工伤保险待遇则是对劳动者保障力度和程度的根本体现.对1978年至2008年我国工伤保险制度30年变迁历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工伤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适应是推动这一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设置和标准不断趋于规范化与合理化,技术手段日益先进化.
作者其他论文
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控制成本"到"以人为本".朱丽敏.云南社会科学.2010,70-75.
现代工伤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动力机制.孙树菡;朱丽敏.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9(1),82-86.
新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六十年的发展变迁.孙树菡;朱丽敏.河北学刊.2009,29(6),1-6.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30年:制度变迁与绩效分析.孙树菡;朱丽敏.甘肃社会科学.2009,59-65.
我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与供给研究.孙树菡;毛艾琳.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38(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