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马克思公平正义观发展过程的文本解读及方法论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1

文献详情
马克思公平正义观发展过程的文本解读及方法论意义
外文标题:Philological Analysis and Methodological Mea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View of Equity and Justice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徐建文[1]范秋迎[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09
期刊名称:保定学院学报
卷:22
期:3
页码范围:1-6
增刊:增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674-2494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dsfzkxxxb200903001.aspx
DOI:10.3969/j.issn.1674-2494.2009.03.001
关键词:马克思;公平正义观;文本解读;方法论意义
摘要: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指导,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在早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公平观,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中期,马克思深入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当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形式上的公正和实质上的不公正.在晚年,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平正义只能是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其他论文



中国共产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思考.张新;徐建文.思想教育研究.2009,41-44.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徐建文.求实.2009,4-6.
马克思公平正义观的发展轨迹.徐建文.唯实.2008,32-35.
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解读.范秋迎.理论界.2008,17-18.
"北京共识"的内涵及启示.范秋迎;王学增;王瑞存.唐山学院学报.2008,21(1),33-34.

相关话题/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