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美国社会"选焦":《教父》中的一种镜头语言及其表意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6-30

文献详情
美国社会"选焦":《教父》中的一种镜头语言及其表意
外文标题:The Use of Selected Focal Point and its Implication in The Godfather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孙柏[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讲师,文学博士

年:2008
期刊名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期:3
页码范围:87-92
增刊:增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11J0182008030013)
所属部门:文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614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bjdyxyxb200803013.aspx
DOI:10.3969/j.issn.1002-6142.2008.03.013
人气指数:1
浏览次数:1
关键词:选焦 《教父》 美国价值 镜头语言
摘要:本文选择<教父>中四个重点段落进行细读,分析其中"选焦"的运用及其内涵表意.以说明该片是如何通过这一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的精心组织,来配合影片的核心主题.即表达对美国社会、美国价值的质疑和批评的.
作者其他论文



象形文字,书写的图案.米里娅姆;孙柏;叶雅妮.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76-82.
爸爸去哪儿?爸爸归来--评电影《归来》.孙柏.艺术评论.2014,42-44.
电影神迹:巴赞"镜头段落"理论析疑.孙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86-93.
费穆之"狭的笼":作为一个历史画面的影像呈现.孙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58-64.
希区柯克的应答--但要去问齐泽克.孙柏.艺术评论.2011,71-74.

相关话题/语言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 文献 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