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方毗尼"与社会的和谐互动--以印度,中国和日本戒律观的演变为中心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温金玉[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年:2007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期:1
页码范围:228-236
增刊:增刊
语言:中文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oxyj200701040.aspx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律宗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5JJD730004
关键词:随方毗尼;戒律观
摘要:佛陀创教,戒律以金口所宣,成为教团和合之内在基因.制戒十利标识了戒律制定之原由,略带头陀行色彩的苦修思想成为弥漫于僧团的普遍氛围.严持净戒,自求证果,是根本佛教时期的修行特征.然至佛陀灭度,因弟子赴各地传教之需求,一味之戒律有所改变,“小小戒可舍”成为戒律改革的先声.至部派佛教时期,各部律本产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结果.大乘佛教兴起,与小乘各执其律,印度佛教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佛教初传中国,其所遭遇到的最大阻力或责难在理论层面上便是伦理观念,而具体呈现出的实践层面便是可闻可见的戒律制度.印度戒律中许多戒条并不符合中土风俗,随后历代僧制的产生,律宗三家的成立,以及百丈清规的确立,皆是对印度戒律的变革,是依据当时僧团的实际理地而创制的.日本佛教自鉴真东渡而有戒法弘传.但至平安时代,最澄施行僧团戒律改革,弃舍小乘戒律,首次建立纯大乘菩萨圆顿戒,于戎法别具匠心.到鎌仓佛教,有道元、日莲分别开展的单受菩萨戒传统,又有亲鸾所立“无戒之戒”的修行法门,突破了大乘圆顿戒传统.此后,日本佛教无戒之戒风行草偃,为教团与社会民众所接受.对印中日戒律观演变进行考察,其演绎流变乃是基于时代的选择与历史的必然. ...More
佛陀创教,戒律以金口所宣,成为教团和合之内在基因.制戒十利标识了戒律制定之原由,略带头陀行色彩的苦修思想成为弥漫于僧团的普遍氛围.严持净戒,自求证果,是根本佛教时期的修行特征.然至佛陀灭度,因弟子赴各地传教之需求,一味之戒律有所改变,“小小戒可舍”成为戒律改革的先声.至部派佛教时期,各部律本产生,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结果.大乘佛教兴起,与小乘各执其律,印度佛教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佛教初传中国,其所遭遇到的最大阻力或责难在理论层面上便是伦理观念,而具体呈现出的实践层面便是可闻可见的戒律制度.印度戒律中许多戒条并不符合中土风俗,随后历代僧制的产生,律宗三家的成立,以及百丈清规的确立,皆是对印度戒律的变革,是依据当时僧团的实际理地而创制的.日本佛教自鉴真东渡而有戒法弘传.但至平安时代,最澄施行僧团戒律改革,弃舍小乘戒律,首次建立纯大乘菩萨圆顿戒,于戎法别具匠心.到鎌仓佛教,有道元、日莲分别开展的单受菩萨戒传统,又有亲鸾所立“无戒之戒”的修行法门,突破了大乘圆顿戒传统.此后,日本佛教无戒之戒风行草偃,为教团与社会民众所接受.对印中日戒律观演变进行考察,其演绎流变乃是基于时代的选择与历史的必然.印中日佛教发展演进的历程所昭示的是佛教的应世性与圆融性,最大限度地适应本土社会现实是其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需求、时代精神将最终成为佛教戒律观演进的仲裁者.佛教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才是“正法久住”的根本基础. ...Hide
作者其他论文
1949-1993年佛教僧伽制度建设回顾.温金玉.世界宗教文化.2012,66-72.
欧阳渐与《辨方便与僧制》.温金玉.佛学研究.2013,399-409.
永明延寿研究的成功探索.温金玉.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6),126.
法显大师与中国律学.温金玉.佛学研究.2011,58-63.
佛源长老的禅风与践行.温金玉.佛学研究.2010,28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