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届国杰论坛暨第二届罗国杰伦理教育基金颁奖大会举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10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国杰论坛暨第二届罗国杰伦理教育基金颁奖大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付来,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党委书记徐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希仁出席开幕式、颁奖仪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刚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高校教师、学生共聚一堂,围绕元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的有关问题展开研讨。

罗国杰是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在六十年如一日的学术生涯中,罗国杰先生俯而读,仰而思,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西方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德性伦理学体系,留下了丰硕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宝贵的思想财富。罗国杰心系国家民族,关注社会进步,把伦理学的学术研究与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和以德治国理论。中国人民大学以“国杰”为名创办国杰论坛,既是为了纪念罗国杰先生,继承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沿着他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术道路、道德建设理论继续前进,又意在汇聚全国伦理学界杰出人才,深化伦理学理论研究,推进社会道德建设,开创新时代的伦理学研究事业。
吴付来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首届国杰论坛暨第二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颁奖大会正值新中国70华诞,全国伦理学人济济一堂,以特有的实践智慧,献上对伟大祖国的独特祝福。新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壮大,与中国共产党70年的奋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业史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相得益彰;新中国伦理学以其充沛的现实关怀,为塑造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结、提升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希望广大伦理学同仁,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总结新中国伦理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探索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判新时代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对伦理学提出的新课题、新使命,让伦理学在新时代更有作为。
宋希仁在发言中回顾了与罗国杰老师共同学习、工作的经历,并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角度,并对新时代的伦理学研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重新研究前苏联到俄罗斯的教训,重视研究美国新兴的自由主义伦理体系的传播;二是注重研究日本近代的经验主义伦理学;三是重视研究中国传统道德礼仪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关系;四是将中国传统伦理规范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体系结合起来。
万俊人对首届国杰论坛开坛表示祝贺,他指出,罗国杰先生及其创办的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新中国伦理学树立了一面旗帜。以首届国杰论坛开坛为契机,广大伦理学同仁要举好这面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推向新高度。
郝立新回顾了以罗国杰为代表的老一辈****开创新中国伦理学的远见卓识和渊博学识,他们所形成的的思想体系,他们所奠基的学术共同体,是新时代伦理学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希望广大伦理****能够继承好这笔财富,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举办了第二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颁奖大会。经过全国各地各高校伦理学专业师生广泛申报和推荐、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评委会的评选以及最终的公示,第二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共评选出5名优秀教师奖、5项优秀著作奖、18名优秀学生奖。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为获奖者颁奖。
会上公布了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名单。万俊人、王莹、王淑芹、邓安庆、江畅、李萍、李建华、杨国荣、吴潜涛、肖群忠、余涌、张怀承、姚新中、曹刚、龚群、焦国成、樊和平等17位教授担任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焦国成教授担任主任,王福玲副教授担任秘书。
论坛现场还开通了中国伦理在线全媒体平台。改版上线后的中国伦理在线全媒体矩阵,将致力于建设包括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全媒体平台,主要面向广大伦理学人,辐射关注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的知识分子、社会公众,将其打造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网上资料库,伦理学人交流互动的精神家园,以及传播伦理学知识的公共传播平台。

相关话题/伦理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