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王纵横以“超真实景观”为切入点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的社会关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孙国柱谈论了人机共生时代的身体建构。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溢木以伦理学的视角深入诠释了对人工智能两种发展路径的担忧与憧憬。北京市大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洪眉认为,人工智能革命对当下的法律规则和法律秩序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常晋芳系统分析了智能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沈江平主要围绕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解读。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兵提出5G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扬弃异化劳动的条件和可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庄忠正认为,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慌,实际是对人在智能时代的存在方式和未来发展的焦虑。
在评议环节,郗戈对与会****的发言作点评。他认为与会****围绕人工智能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时代反思,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很具有启发性。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围绕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