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污水治理步伐加快,政策陆续发布,各项技术规范、地方排放标准不断出台。但是,纵观行业现状,仍然面临技术、标准、模式等问题的制约。本次论坛以“农村污水处理新阶段:方向与机会”为主题,深度交流行业热点,探讨农村污水治理的问题及对策,预判新阶段农村污水处理的未来方向。农村污水治理领域的相关政府部门、专家****、骨干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媒体、行业研究机构及农村污染治理领域关注者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6/会议现场.jpg)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为会议作主题报告。针对农村污水治理在全国各地的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他呼吁,勿让不切实际的排放标准阻碍农村污水治理。他表示,各省市在制定标准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分考虑农村条件下的工艺技术可达性、运行维护水平的可达性,过高的排放标准形同“皇帝的新衣”;应坚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可考虑较为彻底地去除有机物和氨氮,不脱氮除磷,不消毒。
![](http://news.ruc.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6/whc.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俊新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度解析,他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GB/T51347-2019制定中的难点问题,处理方式、设计水量和水质、管网、技术、参数优化等问题。他表示,农村污水处理既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的模式,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农村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夏训峰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控制规范进行了深度解析,举例介绍了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制订现状,提出了针对农村污水排放标准的五大对策建议:加强对治理规划方案编制指导、构建完善标准体系、多方引导资金力量参与治理、筛选推荐适用治理模式、推动用地用电等政策不断完善。
来自世界银行的专家,来自北京市和福建省农村污水治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自桑德集团、中持股份、北控水务、合续环境、商达环保、中斯水灵、华骐环保、金达莱、尚川水务的实践者们,通过主题发言、对话等形式深度剖析了各地农村治理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寻农村污水治理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