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由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党委副书记叶康涛共同主持,以“中国企业管理40年”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管理发展历程,深入总结了中国企业管理理论。

校长刘伟出席论坛并致辞,他表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如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深入总结中国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向世界讲好中国企业管理的故事,成为中国管理学界的重大课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强调要在全球高等教育的坐标中竞争发展,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标准和人大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最新愿景是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世界一流商学院。发起并主办中国管理模式全球论坛,旨在汇聚顶级管理****和卓越企业领袖,共同探讨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如何影响全球,引领未来;启动邓荣霖管理学奖,则是力争为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树立标杆和典范,以其支撑新时代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和高质量的发展。

云南邓荣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李琦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企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邓荣霖管理学奖”的设立,正是为了奖励能够提炼中国管理模式,对中国本土管理理论做出贡献的专家、****、科研人员,以及来自于一线的企业管理实践者。

中国人民大学原工业经济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邓荣霖表示,经济学是提出目标,而管理学是搭桥过河,解决经济学的目标。企业管理制度与人本管理要结合起来。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创会主席、美国管理学会前任会长、美国诺特丹大学杰出****徐淑英认为,管理学研究要担负起两方面的责任:首先是对科学的责任,其次是对社会的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提出,中国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就要有向世界输出管理智慧和方案的能力。世界一流的企业就是要在重要的关键经济领域或者行业中长期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并获得全球业界一致性认可的企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以三个十年来找出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规律。在第一个十年,她研究了5家公司的发展,总结了它们保持领先的原因;在第二个十年,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变化;2012年之后,最重要的变化是消费者变了,管理需要产生更大的系统效率。为此,她提出管理整体论。

金蝶集团创始人、中国管理模式50人+论坛联合发起人徐少春提出了中国管理模式的三角模型,首先,要有成功企业管理实践,第二,要有现代管理思想,第三要有中国管理哲学的应用。

IBM大中华区前董事长、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多地方产生了影响力。中国的管理模式不只是一时成功,让全世界可以参考的同时,还要考虑能不能确保可以让企业变成百年老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题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张卓元表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时,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四条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起草过程中,在讲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提出了“三个转变”,有一个转变是“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消耗的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些都强调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康涛担任第一场主题对话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秋生,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发明创造资本研究院理事、美国内华达大学Lee商学院终身教授邓宏辉,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刘鹏,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中心主任周禹,围绕“中国企业40年的发展当中,管理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周禹作为第二场主题对话主持人,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彭剑锋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吴春波教授、商学院杨杜教授共同围绕华为的成功因素、管理体系、核心价值和未来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连界资本董事长、原创业邦合伙人王玥担任第三场主题对话主持人,微软加速器CEO檀林,北森云董事长、联合创始人王朝晖,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人大商学院转型创新特训营总教练施炜,翊翎资本创始人、董事长王斌,围绕中国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战略转型与产业生态重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多场的主题演讲和对话,嘉宾们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管理的变革与进化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剖析,与会人员表示获益匪浅,期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未来持续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中国管理模式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