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壮丽激昂的国歌及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致辞,他希望毕业生们能永远保持对家国的责任、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彰显人民大学的特质,让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同时,也希望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毕业生们能学会人生的“风险管理”,在遇到挫折时,理想不灭;在遇到波折时,学会深沉;在受到不公时,永不放弃;在享有财富时,心怀慈悲;在得到权力时,保持平淡;牢记最辉煌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最卑微的时候就是最有希望的时候的道理。

中国人民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工商管理与农林经济管理分会主席伊志宏宣读《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授予学士、硕士学位的决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和导师代表依次为2018届本科毕业生、EMBA项目毕业生、学术型硕士毕业生、专业硕士项目毕业生、MBA项目毕业生以及EE项目同等学力硕士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并授予学位。

毕业典礼环节,首先播放了由商学院毕业生原创的毕业纪念短片《你曾是少年》。
商学院杰出校友代表、中国工业经济专业第一位博士生、1981级工业经济专业硕士、1984级工业经济专业博士、中国社科院大学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上台发言。他表示,人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最为深厚的学校,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人的人生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建议毕业生们无论是想要“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都要坚定地践行唯物论、辩证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待事物时不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不用主观的意志代替客观的规律。

商学院会计系教授耿建新作为教师代表向全体毕业生寄语。他深情回忆了曾经观看过的表现大学生活的学生自编剧,希望毕业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都能常常想起求学经历,不忘初心,不忘和导师、同学的情谊,并衷心希望学子们都愿意多回母校看看。

商学院毕业生代表、2015级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蒙双分享了自己在学院的经历和体会,感谢商学院带给她的知识和能力、勇气和格局,表达了对商学院始终怀有的“自豪感”。她希望,无论未来身处何方,商院学子都能铭记成长路上的谆谆教诲,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怀揣商院人的自豪感,谱写时代的新篇章。

为弘扬学院“追求卓越,持续创新”的价值观,展现人大毕业生的精神风貌,商学院延续往年传统,开展了2018年“榜样商院——毕业十星”评选活动。毕业典礼仪式上,商学院“毕业十星”、7位优秀毕业生代表、3位“赴西部就业”毕业生受到表彰。
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向2018届毕业生赠言。他表示,当今时代对人大毕业生来说是最好的时代,选择和机会无处不在。就如何做好选择,他建议毕业生们:第一,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尽可能去追逐梦想,将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就不怕没有好结果;第二,目标单一且最大化,次要目标的可接受值设定得越低越好,取胜的本质往往是最大化单一要素和最小化其他要素;第三,如果前一个选择是错误的,纠正它的选择时机永远不晚,不要纠结沉淀成本。他寄语毕业生,“在这个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机会属于你们,未来属于你们,祝你们活出幸福精彩。”

在毕业宣誓环节中,2016级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淑婷、2014级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卫立国带领全体毕业生庄严宣誓。

黄江明在毕业典礼结束语中,祝贺毕业生们由人民大学学生成长为人民大学校友。他希望“在每年7月的第二个周六——商学院校友返校日,大家都能携亲带友,回来参加学院为校友们组织的活动和论坛”。他希望毕业生们都不要忘记在学校中珍贵的记忆,不忘初衷,牢记校训;不负期待,坚持理想;感恩父母,回报社会。最后,他引用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名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寄语全体毕业生,希望人民大学的学生,都要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光阴流转,初心不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毕业典礼宣告着毕业生们新征程的开始。人大商学院成立六十八年来,培养了近七万名校友,他们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