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香港大学、澳门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等58所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56名专家****和博士生代表参会并提交论文96篇。经过专家评审,有18篇论文获得“年会优秀论文奖”。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刁振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该校的历史相关情况与经济学科的发展现状。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华福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杨红山,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劳动科学教育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曾湘泉等先后致辞。华福周表达了对与会代表的欢迎及对劳动科学教育分会的充分肯定;杨红山介绍了广东省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曾湘泉总结了分会一年来的工作,同时回顾了分会的发展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永杰主持开幕式。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玉方主持的大会主题发言环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教授、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曹金昌与曾湘泉分别作题为《广东改革开放:成就、经验与前景》《激活人力资本,拥抱新经济》及《新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挑战、趋势及展望》的主题发言。
主题为“改革开放四十年劳动科学发展回顾与展望”的圆桌论坛环节,由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杨俊青主持,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校长刘玉方,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院长王春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周文霞,安谋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劳动人事学院校友曹金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樊明等围绕主题进行了探讨。
17日下午的专题研讨设劳动经济、劳动经济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三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上下两场分别研讨了8-10篇学术论文。47位****报告了他们在收入不平等、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技能人才成长机制、职业延迟与工作倦怠、养老服务、城市低保制度、和谐劳动关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会者展开讨论。
17日晚举行的“主编面对面”环节,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黄伟,《南方经济》编辑部主任万陆,复旦大学出版社经管分社副社长宋朝阳,《金融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杨公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经济学编辑于尚艳,《学术研究》经济学编辑张超着重介绍了各期刊的基本情况,就投稿中一些常见问题与参会青年****、研究生进行了深入互动,为各位青年****和研究生进行了解答,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11月18日上午,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主持院长论坛,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万俊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张建武、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岩、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孙坚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董志强、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何亦名、怀化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郭丹等分别介绍所在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院的人才引进计划,并与参会的海内外博士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主持了主题报告环节,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教授岳经纶、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系助理教授王非、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博士谢馥盈作主题报告,分别对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和演化过程、父母职业对子女职业流动的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时的不同反应、工资信息沟通手法对员工理解工资制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冯喜良主持分会场分组讨论汇报环节并宣布获奖论文名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纪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郭继强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长城在18日大会上分别代表分会场汇报分组讨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