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2012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3-07-09

2012级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统计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

 

一、适用学科专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学科门类:医学 一级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二、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掌握有关公共卫生、医学和一般生物学有关的生物统计知识的基础,培养具有较强数理统计基础,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信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作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或应用基础型的人才。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行为流行病学

生物统计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 ,方法课不少于4学分 ,学科基础课不少于8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3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社会实践不少于1学分。

六、社会实践

到社会各个相关领域实习,时间和方式由导师根据学生培养方向确定。如:辅助教师指导和参与本科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与学生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等,时间一般为两周以上。参与以上社会实践活动需向导师提交调研报告,导师给出成绩,计1学分。

七、论文撰写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完成有关的论文写作。硕士研究生修满学分并考核合格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在撰写论文之前,一般在第五学期,向教研室(导师组)作开题报告,阐述论文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经教研室讨论通过后,开始撰写论文。学位论文可以是学术论文、调研报告等形式。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按计划进度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保证质量。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PUM505 1学期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自然辩证法概论 1学分 PUP504 1学期 

(Introduction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PUP505 1学期 

(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 3学分 PUF500 2学期 

(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4学分)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3学分 EHS600 1学期 

(Epidemiologic Research) 

(本课程主要介绍疾病的分布、病因推断、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混杂等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学分 PUR602 1学期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提供选题与研究设计、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等方法和相关国际学术规范。) 

统计思想综述 2学分 STP600 2学期 

(Review of statistical thinking) 

(统计学的方法论课程。统计学科的定义、核心和边界,理论要点。各种方法的前提假设与应用边界条件。先修课:数理统计) 

3、学科基础课(8学分) 

临床流行病学 3学分 EHS601 2学期 

(Clinical epidemiology) 

(本课程重点介绍临床科研的实施步骤和影响科研质量的因素、诊断试验的研究和评价、临床疗效和预后研究与评价、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评阅标准等。) 

公共卫生导论 3学分 EHS602 1学期 

(Introduction of Public Health) 

(对公共卫生领域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控制、妇幼卫生等内容的介紹。) 

生物统计 3学分 EHS603 1学期 

(Biological Statistics) 

(了解生物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作用,掌握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较灵活的应用这些基本方法与手段分析和解释生物学现象、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及其数据资料的处理。先修课程: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 

生命表编制原理与分析技术 2学分 EHS604 2学期 

(Compilation principle and analysis technique of life table)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统计常用方法, 生命表的编制原理和分析原理, 模型生命表, 多元分析在生命表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表分析案例以及生存分布与生命表实验等。先修课程:生存分析) 

4、专业课(不少于13学分) 

分层模型 3学分 EHS701 2学期 

(Multilevel Linear Models) 

(涉及的主要内容:分层模型逻辑、分层模型统计推断、非线性分层模型、半参数分层模型、分层分位回归模型、实例分析。) 

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 3学分 EHS702 2学期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 

(主要介绍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以及临床数据分析中相关的一些统计方法。先修课程: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介绍 3学分 EHS703 2学期 

(Introduction of the branch of epidemiology) 

(本课程重点介绍流行病学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等内容。先修课程:流行病学) 

生存分析 2学分 EHS704 2学期 

(Survival Analysis) 

(主要内容包括:临床实验在生物统计中的应用,样本的随机设计,样本大小的选择,功效的计算,统计建模,研究设计,研究终点等。该课程还包括关于缺失数据的统计诊断等内容。先修课程: 数理统计,统计诊断, 流行病学原理) 

数据分析与SAS 2学分 EHS705 3学期 

(Data analysis & SAS) 

(本课程主要介绍SAS软件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和该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课程供36学时,配合课堂讲授,有8次需要上机编程完成的课下作业;经过课程学习,应当能够独立使用SAS软件进行编程完成数据管理的工作和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纵向数据分析 2学分 EHS706 4学期 

(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Data)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原专业的基础上,掌握纵向数据中常用的三类模型,也就是边际模型,混合效应模型以及转移模型的不同估计方法以及对于某些模型的检验方法。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 

广义线性模型 3学分 PAS701 2学期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关于连续型和离散型数据特别是多元离散型数据的非正态线性模型的统计分析、模型建立、模型选择和诊断的理论、方法及在社会经济、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试验设计 2学分 PAS703 4学期 

(Design of Experiments) 

(试验设计是统计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一方面是对试验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另一方面是对试验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课程内容包括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设计、析因设计等主要试验设计方法,使用SPSS、Minitab等统计分析软件做数据分析。先修课:统计学,回归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3学分 STA602 2学期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多元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应分析等。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2学分 STA706 3学期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Mining) 

(本课程主旨是使学生了解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的基本模型与方法,掌握大规模数据常用技术和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有监督的学习方法、非监督的学习方法、模型评价方法等。先修课程:统计学、最优化(运筹学、线性规划)。) 

定性数据研究方法 2学分 STA708 2学期 

(Qualitalive Research Method) 

(本课程主要讲授定性数据的搜集方法和对定性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凯利表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焦点组技术、深访技术、文本分析等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掌握定性数据的研究方法并能够与定量技术结合使用。) 

5、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卫生经济学评价 2学分 EHS721 2学期 

(Health economic evaluation) 

(主要介绍卫生经济学常用的评价方法、指标以及指标的测量等内容。) 

统计诊断 2学分 PAS724 3学期 

(Statistical Diagnostics) 

(涉及的主要内容:回归异常点分析、残差分析、回归影响分析、数据变换及诊断、广义影响分析、多元回归诊断、其他广义模型诊断、拟合欠佳检验、非参数蒙特卡罗检验、实例分析,等等) 

从数据到结论 2学分 STP611 1学期 

(From Data to Conclusion)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解决和处理统计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对统计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课程,非参数统计,生存分析,指数等。先修课程:数理统计) 

6、社会实践(1学分) 

7、先修课 

社会医学    

(Social Medicine)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社会医学的观念,了解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了解疾病和死因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新概念以及危险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掌握对卫生服务、健康状况生命质量、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方法,以及疾病的社区防治和人群的社区保健措施。为制订卫生事业规划,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做贡献。) 

数理统计    

(Mathematical Statistica)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