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 /2013-07-09

一、适用学科专业
    教育经济与管理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一级学科:公共管理)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掌握本学科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本学科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3、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既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又有科研及管理能力的教育行政人员、学校师资及与教育有关的管理人员。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教育财政
    教育经济学
    教育管理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见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 ,方法课不少于4学分 ,学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社会实践不少于1学分。
    六、社会实践
    课程结束后进行考察、调研或实习,完成考察报告或论文,计1学分。
    七、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论文形式:调研报告、学术论文、专题论文、案例分析。论文要结合专业要求和教育发展,选题应具有前瞻性,能够对现有知识体系有一定贡献和对教育实践有一定参考价值。论文工作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的第八周至第四学期的第十一周。
    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学分 PUM505 1学期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学分 PUP505 1学期
   (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 3学分 PUF500 1学期
   (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4学分)
    质的研究方法 2学分 EAP501 2学期
   (Qualitative Methods)
   (本课程将介绍质的研究方法之理论基础,以及其中各具体方法,如:行动研究、叙事研究、人种志及历史比较法。)
    教育调查与实验 2学分 EAP502 2学期
   (Surveys and experiments of Education)
   (结合教育实践和与研究的实际介绍教育调查、教育实践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经验,并用案例详加说明,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方法和重要基础。授课对象为教育专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以及具有一定教育实践,并于从事教育研究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
    初级应用计量分析方法 2学分 EAP503 1学期
   (Essentials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第一个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定量的实证分析方法,也就是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第二,初步掌握利用多元回归进行教育政策和项目的评估方法。第三,初步掌握一种统计分分析软件的使用。先修课程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教育定量研究方法 2学分 EAP504 2学期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Education)
   (教育定量研究方法利用统计学等分析工具,研究教育领域的问题。为探索教育规律、制订教育方案、检查教育效率,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2学分 EAP505 1学期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掌握管理科学中常用的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并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为实证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3、学科基础课(6学分)

    教育管理学 3学分 EAP601 1学期
   (Educational Management)
   (探讨教育管理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历史演变,分析和思考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
    公共(教育)政策分析 3学分 EAP604 1学期
   (Public (Educational) Policy Analysis)
   (本课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systems analysis framework),讨论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教育政策制定的程序,政策手段,政策的执行与评价等各个方面。)
    教育经济学 3学分 EEP601 1学期
   (Economics of Education)
   (本课程从经济分析的视角,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研究教育领域中的选择问题。)
    教育的历史与哲学基础 3学分 HEP616 1学期
   (Foundation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此课程属于教育基本理论,主要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阐释教育的功能、理念、作用及基本的规律,对于教育学院的研究生,需要提高这方面的基本素养,从人类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角度,为其体现和研究教育问题提供观念和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素养训练,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较为深入和本质的认识。)
    4、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
    教育法律与政策专题 2学分 EAP603 2学期
   (Legal Issues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olicy)
   (基于中国法治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视角:教育法制与政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评价教育法律与政策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西方教育理论(英语授课) 2学分 EAP608 1学期
   (Theory of Western Education (in English))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教育理论的基本流派,从古希腊的教育思想、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结构功能主义、批评流派直到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全英语授课。)
    教育财政学 2学分 EEP602 1学期
   (School finance)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拨款及其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的相关问题,包括公平和效率方面的问题。)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2学分 EEP603 1学期
   (Schoo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本课程是建立在教师能力模型基础上的应用型课程。首先介绍我国教育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然后按照实务运作具体环节对教师独特群体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和提炼教育人力资源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法学 2学分 ELP601 1学期
   (Legal studies on education)
   (本课程从法学视角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 2学分 ELP602 2学期
   (Frontiers of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在教育基本原理基础课的基础上,就教育基本理论领域内部分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专题研讨,训练硕士研究生理论思维能力,特别是训练其理论批判能力,为其形成自身教育科学知识创新的能力奠定基础。修学本门课程应当学习过教育学或教育原理等相关基础课程。)
    高等教育管理 2学分 HEP601 2学期
   (Seminar on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从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管理两个纬度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大理论、实践与现实问题,以为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学校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提供咨询和建设性意见。)
    教育社会学 2学分 HEP602 1学期
   (Sociology of Education)
   (本课旨在通过介绍学科基本理论、选读相关专著,提升学生对教育问题的敏感度,并为其研究提供更多分析视角。)
    多元文化教育 2学分 HEP607 2学期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和探讨多民族、多文化社会中文化差异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包括:多元文化教育的涵义与目标、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等。)
    教育研究前沿讲座 2学分 HEP609 1学期
   (Frontier Lecture on Educational Research)
   (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举办报告会,讲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分析教育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新进展。)
    比较教育政策分析 2学分 HEP611 2学期
   (Comparative Studies on Educational Policy)
   (本课程将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全面分析、比较当代国内外热点教育政策问题,把握当代国内外教育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将分析中西方教育政策发展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除了从政策文本、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等方面宏观描述、比较中西方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将深入涉及教育政策文本中的价值问题、价值定位、价值目标等问题,在整理和分析具体政策文本的过程中,揭示中西方教育政策的内在本质。同时,还将对当代不同国家教育政策的演化发展进行一定的定量的分析。)
    教育行政与领导 2学分 HEP612 1学期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Leadership)
   (在分析教育行政特征、权责、运作的基础上,研究教育部门(包括大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建设问题,主要为职业特性、能力要求、角色定位、胜任素质,加强国际比较,研究领导变革新趋势。)
    大学课程论 2学分 HEP616 2学期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
   (让学生掌握、了解课程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学研究领域,所应具有的理论和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制度与基本问题;课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
    高等教育财政 2学分 HEP617 2学期
   (Fi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本课程主要介绍高等教育财政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筹资与管理的改革和实践,以及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高等教育学和教育法学专业的选修课。)
    教育经济学文献选读 2学分 HEP618 2学期
   (Selected Readings i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本课程通过对国内外教育经济学方面经典以及前沿文献的阅读,巩固学生对教育经济学理论的掌握,提高实际研究中的运用能力。)
    5、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教育政治学 2学分 EAP609 1学期
   (Educational Politics)
   (探讨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政治问题,分析国内外教育、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政治的角度理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过程。)
    大学组织与管理 2学分 HEP604 2学期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在研究大学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的竞争与发展、大学管理专业化、大学教师管理,并对欧洲、美国、中国大学内部组织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 2学分 HEP605 1学期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本课程结合中外大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分析阐述现代大学内外部治理结构和制度。)
    高等教育史 2学分 HEP615 2学期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本课程提供的是对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全景式”描述,将全面地描述高等教育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将分析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变化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除了从政策和体制等方面宏观描述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将深入高等教育机构内部,从学科设置、教学活动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整理和分析具体史实,揭示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内在本质。同时,还将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进行量的分析。)
    6、社会实践(1学分)
    7、先修课
    中外教育史
   (History of Education)
   (注:跨专业学生先修课,不计学分)
    经济学基础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本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政策含义,包括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两个部分。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高等教育学和教育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先修课。)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