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外国语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方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2013-06-14

外国语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方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建院以来,外国语学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上的办学优势,迅速成长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现任院长何其莘教授的领导下,外国语学院进行了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科建设工作,规范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外国语学院近年来承担了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专著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几十种,被列入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一系列学科建设工作大幅度提升了我院在全国外语类人才培养院校中的学术地位。

外国语学院现有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等5个本科专业,以及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5个硕士点,并拥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

外国语学院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25人,70%以上的教师拥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的经历。学院还聘有来自英、美、澳、德、俄、日、法等国家的30多名外籍专家和学者。全院承担英、德、俄、日、法语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共50人,其中教授16人,教师中多数已获得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外国语学院拥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教学手段,以及学院文献资料中心和音像资料,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2010年外国语学院计划招收各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72名,学制为3年。入学后,除外语各专业所要求的课程以外,学生还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中国人民大学其他院系的相关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和就业途径,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性地发挥专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校学习期间,学院还选派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学习和交流。

从历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高等学校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他单位的外事、新闻、出版、金融、外贸、管理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或进入著名的外资企业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考取博士研究生或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基本上满足了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的要求。

外国语学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上的办学优势,依靠优良的师资条件和办学环境、系统而科学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严谨而规范的培养环节,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层次优秀人才。欢迎各地莘莘学子关注并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共享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成就和学术环境,共创外国语学院的美好未来。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硕士点建立于1988年。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编写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和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几十篇学术文章。该专业硕士导师共22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3名,绝大多数已获国内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该专业现有研究方向和主要课程包括:

一、英美文学

莎士比亚研究、西方古典文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美国文学与历史话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阐释、现当代美国小说、现当代英国小说、美国戏剧、英国戏剧、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英美诗歌、十九世纪美国小说、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与批评、英语电影文学剧本分析与创作等。

 

二、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应用语言学、西方语言学理论与流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英语发展史、语用学、语篇分析、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语义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测试研究、英语教学与全球化等。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语言哲学与翻译、翻译学术方法、汉英高级翻译、文学翻译实践、经典译作研究、译文审阅与修订、语篇分析、专题口译、同声传译、新闻翻译、法律翻译等。

 

四、英语国家文化研究

跨学科文化研究方法论、西方文化的渊源、美国文化研究、英国文化研究、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文化阐释、英语发展史、西方古典文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美国文学与历史话语等。

 

德语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硕士点建立于2003年。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8部、译著8部、教材15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了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科研项目。硕士生导师共6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并具有国外留学经历。该专业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定期选送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作为交换生赴德学习。

 

该专业德语文学方向主要课程包括:

德语文学批评方法与论文写作、德语文学导论、德语文论、德语文学体裁类型选讲、德语格言学、中世纪德语文学、十八世纪德语文学、十九世纪德语文学、二十世纪德语文学、德语小说专题研究、德语戏剧专题研究、德语诗歌专题研究、德国哲学对文学的影响、文化学视角下德语国家文化专题研究、德语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德语语言学导论等。

 

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硕士点建立于1999年。近年来出版专著4部、教材30余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获奖项目3项。硕士生导师共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本专业常年聘请俄罗斯语言文学专家承担专业课程;硕士研究生中有多人曾获得出国学习交流机会。

 

该专业现有研究方向和主要课程包括:

一、俄语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俄语词法学、俄语句法学、俄语词汇学、现代俄语单句学、俄语口语修辞学、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报刊语言研究、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俄语科技修辞、文学语体修辞、俄罗斯媒体语篇分析、实践俄语、俄语论文写作等。

 

二、俄罗斯文学和文化

俄罗斯文学作品分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当代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艺学、十九世纪俄罗斯小说、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思潮、俄罗斯文学与宗教、当代俄罗斯文化研究、文学语体修辞、实践俄语、俄语论文写作等。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该专业硕士点建立于1997年。近年来出版多部教材、译著及发表多篇论文;承担多项部、市级科研项目。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专业教师全部都有留日或在日学习、讲学经历,一半以上为留日博士。与日本诸多大学交流频繁,选派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出国学习交流。

 

该专业现有研究方向和主要课程包括:

一、日语语言学

日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交际实践、认知语言学、信息语言学、日语语法学、中日语言比较研究、比较文化理论研究、日本文学基础研究、日本社会文化专题研究、日语写作等。

 

二、日本文学和文化

日本文学基础研究、日本文学专题研究、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思想史专题研究、日本社会文化专题研究、日本企业文化专题研究、比较文化理论研究、中日关系史专题研究等。

 

报考咨询:(010)62511752  联系人:朱老师

办公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507室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