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韩星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7


韩星,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办公室:国学馆230,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lthanxing@163.com
教育背景: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读本科,获文学学士;
1993年9月-1996年7月在西北大学中文系攻读现当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
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攻读先秦思想文化方向博士研究生,获历史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5年8月-2001年8月在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现西安航空学院)任语文教师、学报副编审。
200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任副教授、教授。
2012年3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儒学思想史、儒家经典诠释学、儒(孔)教问题。
开设主要课程:先后为本科生开设过“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概论”、“儒家人文精神”、“孔子的人格与思想”、“《论语》解读”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史专题”、“中国文化通论”、“儒学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名著选读”、“儒学思想研究”、“儒家研究”等课程。自编教材《中国思想简史》及其多媒体课件已经作为学校评建工作建设与改革项目结项,自编研究生教材《中国文化通论》获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材资助立项、出版,修订本即将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曾经是陕西师范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十三经导读”的主讲教师之一。
获得重要奖项:
1、专著《先秦儒法源流述论》获陕西省哲学学会2006年度特等奖。
2、专著《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获陕西省政治学会2007年度一等奖。
3、参与《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论文《儒学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获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首届(2007)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5、参与张岂之先生总主编《中国思想学说?魏晋南北朝卷》部分章节撰写,获2009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
社会兼职:
国际儒联理事、传播教育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孔子文化全球传播委员会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政治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孔子2000学术网站顾问,场有哲学研究院(香港)顾问、河北省儒教研究会顾问,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顾问,国际南冥学研究会(陕西西安)副会长,陕西孔子学会副会长,陕西中国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韩文化交流丛书编委,《原道》学术委员,《原道》文丛编委,全国国学产业研究院陕西分院专家委员等。
代表性论文:
1、《西化中的传统回归,保粹中的西学东渐——胡适与吴宓文化观比较》,陈学超主编《国际汉学论坛》[卷二],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2、《首倡者的观念,评判者的识见——胡适与吴宓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观比较》,《唐都学刊》1996年第3期,收入《解析吴宓》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陈白沙的道论实质及其特点》,《五邑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4、《20世纪历史主题与文学主题的衍变》,《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5、《郭店楚简儒家天道观述略》,《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6、《郭店楚简儒家礼乐文明精义辨析》,《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7、《儒学的更新发展和现代启示》(与导师合作),《儒学与21世纪——构建、发展“当代新儒学”》,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8、《吴宓对孔子学说的现代阐释》,《西安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9、《孔子学说体系构成新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10、《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11、《儒教是教非教之争的历史起源及启示》,《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6期转载。
12、《康有为孔教说述评》,《西安联合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13、《实用人生适者存 特立独行世难容──胡适与吴宓人格结构与人生命运的比较》,《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4、《场有与中道》,《恒道》第二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5、《学衡派对儒学的现代诠释和转换》,《唐都学刊》,2003年第2期。
16、《清末民初孔教活动及其争论》,《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7、《郭店儒简的儒法融通》,《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大陆儒教派的历史定位》,陈明等主编《新原道》第一辑,大象出版社2003 年版。
19、《中国大陆关于儒教问题的最新争论》,《海峡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编,2004年10月中国台北。
20、《忠恕之道与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孔学论文集》(二),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编,2004年8月吉隆坡。
21、《港台后新儒家的基本转向之一——记霍韬晦教授及其法住文化》,张立文主编《儒学评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香港孔教学院:现代民间儒教的基地》,张立文主编《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上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11版。
23、《孔教——儒家参与多元宗教对话的途径之一》(合作,第一作者),汤恩佳主编:《儒教儒学儒商对人类的贡献——第二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香港:香港孔教学院2006年出版。
24、《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中国文化的整合》,《东方论坛》2006年第1期;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编《儒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5、《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中儒家思想的变异》,《孔子研究》2006年第5期。
26、《孟子的批判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编《儒林》第三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7、《儒家的批判精神与王权政治》,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1月。
28、《辜鸿铭:中西文明比较视野中的孔教观》,《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1期。
29、《段正元的孔教思想与实践》,《福建论坛》2008年第2期。
30、《秦对儒家思想的吸收》(合作,第一作者),《秦文化研究论丛》第十五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
31、《西安都城隍庙的历史与现状》,[新加坡]林纬毅主编:《城隍信仰》,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2008年出版。
32、《荀子的治道及其当代价值》,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编《儒林》第四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33、《儒学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编《人本? 发展?和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33、《霸王道杂之:秦汉政治文化模式考论》,《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34、《张载“和”哲学论纲》,《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5、《论秦汉政治文化整合过程中法家思想的变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36、《对于刘泽华<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的质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21日。
37、《儒家教统:教化、教育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23日。
38、《儒家身心观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国学学刊》2010年第1期。
39、《和而不同与全球多元文明》,滕文生主编:《儒学的当代使命——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
40、《汉初儒学的思想整合》,单纯主编:《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八辑](上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3月。
41、《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办《国学学刊》2011年第1期。
42、《孔子儒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建》,杨朝明主编:《孔子学刊》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3、《儒学的社会维度或社会儒学?——关于儒学发展方向的思考》,贾磊磊 杨朝明主编:《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
44、《儒家天人一体观与生态文明》,伍鸿宇主编:《儒家思想与生态文明——第五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2011年。
45、《全真道三教合一的理论特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46、《祭祀礼仪蘊育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7日。
47、《寓治于教——儒家教化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6期。
48、《辜鸿铭中国文化重建的思想理路》,《福建论坛》2013年第1期。
49、《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
50、《道统的失落与官本位之兴盛——基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4期上。
51、《重建中国式的道统与政统关系》,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第07期下,人大复印资料D0政治学2013年10期全文转载。
52、《修道之谓教——段正元论道与教》,《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4期。
53、《春秋德礼思潮及其人文精神》,《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54、《社会儒学——儒学的现代转型与复兴之路》,王中江、李存山主编:《中国儒学》第八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P368-420页,3.9万字。
55、《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从宗教与哲学视角看董仲舒天人关系思想》,金泽、赵广明主编《宗教与哲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P40-63,1.7万字。
56、《以儒为主,多元整合》,《天府新论》,2014年第3期,P33-39页,1.2万字。
57、《先秦儒家道统意识与批判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P43-48,1.1万字,人大复印资料B5《中国哲学》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
58、《孟子的大丈夫人格及其历史影响》,《孔子研究》2014年第3期,P11-18,1万字。
59、《儒家中国道、教、政视野下的政教关系问题》,《学术界》2014年第6期,P164-175,1.3万字。
60、《王道通三——董仲舒的王道观与政治理想》,《江汉论坛》2014年第10期,P67-71,0.98万字。
61、《儒经与中国文化》(上、下),《国学新视野》(香港)2014年六月夏季号、九月秋季号,1.3万字。
代表性著述:
1、编译“三箴言丛书”:《道家箴言录》、《儒家箴言录》(合作)、《佛家箴言录》(合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初版,2006年再版,香港容斋出版社1999年版。
2、专著《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3、专著《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4、专著《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5、参撰张岂之总主编《中国学术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部分章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6、点校:《南华经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王雱:《南华真经新传》,《中华道臧》第13卷,华夏出版社2004年。
7、编撰:《吴宓学案》,张岂之主编,麻天祥执行主编:《民国学案》(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
8、编著:《儒经贞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9、编著:《中国古代思想简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编著中国经典语录:《天下大同》,《仁者爱人》(合作)、《和而不同》(合作),西安出版社2008、2012年。
11 、专著《孔学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研究生教材:《中国文化通论》,获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材资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13、专著:《儒家人文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14、主编:《段正元与道德学社研究》(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12月。
科研项目:
1、参与陕西省政府特批项目《陕西省志·黄帝陵志》部分章节的撰写。
2、主持校级重点研究课题“儒学·儒教·孔教”研究,已结项。
3、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早期文字与文化研究”(2005年立项)。
4、参与陕西黄帝陵基金会项目《黄帝文化志》编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5、主持校级重点研究课题《汉初思想整合与政治文化模式的构建》研究,已结项。
6、参与北京大学《儒藏》编撰中心教育部重点项目“集部之北宋”、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一般项目《罗豫章先生文集》。
7、参与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关学文库》中《薛思庵野录》、《鸡山语要》的校点工作。
8、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1JZD005,主持子项目《儒道释之间:历代朝廷处理三教关系的历史经验》(30万字),时间: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9、国家社科基金重点“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主持子课题“仁”的撰写(专著),时间: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林光华副教授
    一、个人简介 姓名:林光华 职称/职务:副教授 办公室:国学馆221 邮箱:linguangh@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邮编: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97年至2001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古典文学硕士,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洪兵教授
    姓名:宋洪兵 职称/职务:教授 邮箱:songhongbing@ruc.edu.cn 研究领域:中国思想史、中国子学史、韩非子研究 教育及培训背景:1995-1999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学士;2001-2004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硕士,导师:韩东育教授;2004-2007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博士,导师:韩东育教授; 工作经历:2007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汤元宋讲师
    电子邮箱:tys@ruc.edu.cn 教育背景 2012.09-2016.07 北京大学 哲学系(儒藏) 博士 2004.09-2007.07 北京大学 哲学系(儒藏) 硕士 2000.09-2004.07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 学士 研究方向 宋明理学、南宋思想史、南宋政治史 工作经历 2018.08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 201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辛亚民副教授
    姓名:辛亚民 职称:讲师 邮箱:xinyamin888@sina.com 办公室:国学馆218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2010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2010年9月—2012年9月,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 2、2012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诸葛忆兵教授
    一、個人簡況 : 姓名:諸葛憶兵(Zhuge Yibing) 職務:副院長 職稱:教授 聯繫方式: 辦公室電話: 郵箱:zhugeyb@ruc.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郵編: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77年至1980年就讀於溫州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專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济喜教授
    一、个人简历 袁济喜,1956年出生,上海人。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 1982年年本科毕业后就读于该系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专业,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5至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教,任讲师与副教授。 1995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与教学。 2005年至今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洋副教授
    一、个人简况 : 姓名:吴洋 职务:国文教研室主任 职称:副教授 邮箱:exoduswy@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邮编: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4年至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谷曙光教授
    一、个人概况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韩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常务理事。担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海外客员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等。 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兴趣主要在唐宋诗学、文体学、古典戏曲和东亚书籍史等方面,对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近现代学人亦有一定兴趣。 二、主讲课程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文学批评; 3.杜诗研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萌昀副教授
    姓名:李萌昀 职称:副教授 职务:副院长 邮箱:limengyun81@163.com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小说史,明清文学与文化。 教育及培训背景:1999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10年8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专著: 《旅行故事:空间经验与文学表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 论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梁海燕副教授
    一、 个人简况 : 姓名:梁海燕 职称:副教授 联系方式:Lianghy621@126.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邮编: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本科学位。 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5年至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