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济喜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7

一、个人简历

袁济喜,1956年出生,上海人。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
1982年年本科毕业后就读于该系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专业,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获文学硕士学位。

1985至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教,任讲师与副教授。
1995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与教学。
2005年至今在国学院任职。
1997年起任教授,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已有6名硕士生与4名博士生毕业,目前指导六名中国古代文艺学方向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美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1990年至1991年曾赴日本九州大学访学。
1994年被选为北京市第一批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成员,申报的《中国传统美育与人格建构》选题获得该工程的首批项目资助,后又获得华夏英才出版基金的资助,以《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的书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获得广泛好评。两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推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与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候选人。
2003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申报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取得申报成功。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基地客座教授,西南大学。
代表性学术著作为《六朝美学》、《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主撰的《六朝清音》,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2000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类”资助《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价值的现代传承》项目,资助金额为5、5万元。现已结项,成果被选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站上刊登,以专著形式出版。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项目《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二、主讲课程

本科生:1、中国文学理论史。2、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讲。3、中国美学史

研究生:1 、中国古代文艺学。2、中国现代美学研究。

三、科研立项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主持,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材“百人工程”资助项目,独立完成38万字的专著,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文艺学》,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顶目,主要参加者与撰写者。
《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价值的现代传承》,主持,200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顶目,已结项出版。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项目。进行中。


四、获奖情况

《六朝清音》(主撰),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五、社会兼职

《文心雕龙》学会(一级学会)副秘书长,中华美学会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市美学会常务理事,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等。

六、学术编年

1、论文

A、近五年主要论文目录
《走向现代的传统美学》,收入《百年美学》一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传统美育与美学研究的激活》,《文学前沿》,第三辑,2001年。
《美育与人格关注》,《民族艺术》,2001年第1辑。
《论传统美学与当代人文建设》,《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1年第11期)。
《论六朝文学精神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 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6期。
《论“兴”的组合界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 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兴:魏晋六朝艺术生命的激活》,《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论儒家审美人格的生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 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2年第9期)。
《论中国古代文论的天赋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
《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文艺之美与天地之心》,《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6期)。
《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 期,(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3期)。
《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 期。
《〈淮南子〉与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光明日报》,2003年7月29日,(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8期)。
《论林语堂的审美人生观》,《求是学刊》,2003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诗兴鉴赏与中华文艺精神》,《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诗兴活动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六朝文体论的人文蕴涵》,《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从“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2期)。
《郭象与魏晋美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11期)。
《论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特质》,《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与学术史瞻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从“神感说”探讨古代文论的“神思说”》,《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2年第6期)。
《体大周正综赅有方》,《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 与六朝文士的演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从人生忧患到审美升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王弼的阐释智慧与六朝文论》,《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
《论六朝佛学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化》,《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先秦儒家文论的再认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B、五年前主要论文目录
《传统审美文化的价值评估》,《文汇报》,1994年8月18日。
《论传统审美文化中的批评精神》,《文艺报》,1995年9月15日。
《审美的雅与俗》,《人民日报》,1995年3月7日。
《论传统审美文化中的批评精神》,《文艺报》,1995年9月15日。
《论魏晋南北朝文士的地域孤独感》,《东方丛刊》,1995年第3期。
《论六朝文士的孤独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庄生晓梦迷蝴蝶》,《方法》,1997年第2期。
《孤苦与逍遥》,《社会科学家》,1997年第6期。
《人淡如菊》,《东方文化》,1997年第3期。
《论两汉士人的命运》,《东方丛刊》,1997第4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论两汉时代的域外观》,《人文杂志》,1998年1期。
《论建安风骨向正始之音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2期。
《先秦文艺批评忧患意识成因的探寻》,《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永远的华亭鹤唳》,《随笔》,1999年第1期。
《从“六艺之教”看周代的审美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百年美学立人为本》,《首都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文化关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新增长点》,《文学前沿》,第二辑,1999年。
《儒家乐论与人格建设》,收入《儒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意义与人格》,《东方》,1999年第7期。
《论中国古代审美教育的实施》,《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先秦美学中的审美感觉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百年美学:传统与现代》,《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第2期。
《“底线”的忧患》,《文艺争鸣》,2000年第4期。
《中庸之道与文化底线》,《粤海风》,2000年第4期。
《失魂的批评语境》,《民族艺术》,2000年第3期。
《大乐与天地同和》,《人民日报》,2000年9月16日。
《美育与当代人文话题》,《东方》,2000年第4期
《当代中国美育的悲壮使命》,《学术研究》,2000年第2期。
《文化底线与文化忧患》,《东方》,2000年第5期。

2、专著

《两汉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中华美学趣尚》,京华出版社,1995年。
《人生交换》,海天出版社,1999年。
《中西美学思想比较》(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六朝美学》(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人生交换》,海天出版社,1999年。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和:审美理想之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六朝清音》(主撰)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华书局,2002年。
《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承续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教材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古籍整理
《韩愈散文选注》,大连出版社,1997年。
《诗经译注》,大连出版社,1998年。











相关话题/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诸葛忆兵教授
    一、個人簡況 : 姓名:諸葛憶兵(Zhuge Yibing) 職務:副院長 職稱:教授 聯繫方式: 辦公室電話: 郵箱:zhugeyb@ruc.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郵編: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77年至1980年就讀於溫州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專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洋副教授
    一、个人简况 : 姓名:吴洋 职务:国文教研室主任 职称:副教授 邮箱:exoduswy@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邮编: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1年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4年至2008年就读于北京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谷曙光教授
    一、个人概况 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韩愈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常务理事。担任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海外客员研究员、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等。 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兴趣主要在唐宋诗学、文体学、古典戏曲和东亚书籍史等方面,对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近现代学人亦有一定兴趣。 二、主讲课程 1.中国文学史; 2.中国文学批评; 3.杜诗研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萌昀副教授
    姓名:李萌昀 职称:副教授 职务:副院长 邮箱:limengyun81@163.com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小说史,明清文学与文化。 教育及培训背景:1999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2010年8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专著: 《旅行故事:空间经验与文学表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 论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梁海燕副教授
    一、 个人简况 : 姓名:梁海燕 职称:副教授 联系方式:Lianghy621@126.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邮编:100872 二、教育背景: 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本科学位。 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5年至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文仪讲师
    个人简况: 姓名:郭文仪 职称:讲师 邮箱:mayi_**@126.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邮编:100872 教育背景: 2004至2005: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 2005至2008: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国学(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学士 2008至2010: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国学(中国古代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辛晓娟副教授
    辛晓娟,人大国学院副教授, 办公室:国学馆237 邮箱 suchame@vip.sina.com 教育背景:1999-2003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本科 2003-2006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 2008-2012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工作经历:2012-2014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 2014—今 人大国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古代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瀚墨教授
    个人简况 张瀚墨,祖籍山东烟台,UCLA亚洲语文系早期中国研究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跨早期中国文、史、哲等领域,尤其关注文本与考古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社会和文化,致力于对传统上彼此隔离的早期中国文学、史学、思想史、考古和艺术史等方面的整合研究。 办公室:国学馆214 E-mail:hanmochang@yahoo.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子今教授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电子信箱:dcsj@sina.com 教育背景:1982年1月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4年12月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1985年3月至2003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年3月至200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2007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耐冬副教授
    一、个人简历 张耐冬,男,1977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96~2000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论文《北齐“鲜卑化”与“西胡化”问题质疑》(指导教师刘后滨教授)。 2000~200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古代史隋唐史方向硕士学位,学位论文《唐太原功臣政治命运研究》(指导教师刘后滨教授)。 2003~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古代史古代社会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