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在控制土壤侵蚀以及维持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不同气候带降雨特征进行降雨侵蚀力参数校正,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样地2005-2015年监测数据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定量分析了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保持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日雨量侵蚀力模型在降雨丰富的热带模拟效果优于降雨相对较少的亚热带和温带,参数校正后模拟效果明显提升;②研究期内10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变化范围为4.44-891.67 t hm-2 a-1,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格局(R2=0.65***);土壤保持率均达到97%以上;③降雨、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质地和植被林龄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量与土壤保持量显著相关(R2=0.52*),NDVI和土壤质地与实际土壤侵蚀量显著相关(R2=0.64**,R2=0.41*),植被林龄主要影响土壤保持率的变化速率。
Abstract:The conservation of forest soil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soil eros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is study, rainfall erosivity was optimi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limatic zones. The soil conservation cap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was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using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which is based on long-term 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 and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were analyzed. ①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daily rainfall erosion model in tropical regions with high rainfall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 After parameter optimization, the simulation effect of the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region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② From 2005 to 2015, the amount of soil conservation by forest ecosystems ranged from 4.44 to 891.67 t hm-2 a-1. The soil conservation capability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spatial pattern, with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north to south (R2=0.65***), and the soil erosion rates were all greater than 97%. ③ Precipitation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oil conservation (R2=0.52*), and both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soil texture exhibited strong correlations with realistic erosion (R2=0.64**, R2=0.41*). There was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age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soil conservation.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pdf/stxb201811162480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相关话题/土壤 控制 生态 空间 网络
大兴安岭永久冻土区7种沼泽类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摘要:气候变暖及永久冻土退化将会增加冻土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关于大兴安岭永久冻土区沼泽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及主控因子尚不明确。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同步原位观测大兴安岭永久冻土区7种天然沼泽类型(草丛沼泽-C、灌丛沼泽-G、毛赤杨沼泽-M、白桦沼泽-B、落叶松苔草沼泽-LT、落叶松藓类沼泽-LX、落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不同放牧对滇西北高原泥炭沼泽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摘要:氨氧化由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共同执行,是土壤硝化过程的第一步和限速步骤。放牧过程中,动物啃食、排泄和践踏等行为将影响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但目前关于不同类型放牧对湿地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利用IlluminaMise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研究牦牛放牧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保护地空间关系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
摘要:理清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关系与分布格局是加强空间管控、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的自然保护地为案例,基于ArcGIS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与可视化表达等功能,结合韦恩(Venn)图在空间层面上量化分析了公园范围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保护情景下大熊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若尔盖退化高寒湿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
摘要:以若尔盖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2015-2017年)于植被返青期(4-5月)、草盛期(7-8月)和枯黄期(10-11月)监测高原鼢鼠鼠丘密度、3个土层(0-10、10-20、20-30cm)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并分析土壤生物学特征与土壤环境间的季节相关性。结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土壤纤毛虫群落对退牧还草生态恢复的响应——以玛曲县为例
摘要:为研究退牧还草对土壤纤毛虫群落特征的影响、退牧还草后土壤环境变化以及如何利用原生动物纤毛虫群落特征来评价退还效果的可行性,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选取3个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样点和1个未经过退牧还草对照样点,采用"非淹没培养皿法"、活体观察法和培养直接计数法对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保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居民利益分享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意义认知的研究
摘要:建立国家公园旨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并为民众提供多样化的使用机会,保障利益相关者利益分享的公平与可持续性。对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的资源使用而言,需要他们认可保护地管理中的利益分享规则,从而规范行为,促进系统的稳健性。影响规则认可与相应行为的关键在于各个资源使用者如何评估资源价值,以及如何形成价值共识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基于遥感的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效应研究——以福州主城区为例
摘要:以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手段,研究绿色空间的复杂演化对地表温度扰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1993-2016年,福州主城区下垫面绿色空间损失和扩张面积分别为46.50km2和4.73km2,面积差达到41.77km2。(2)不同温度区的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冷岛区面积大幅减少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全球价值链分工对生态要素空间转移的影响——以iPhone6的水资源利用为例
摘要:随着生产与贸易不断向全球化发展,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不限于单一地区内,而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问题。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所引致的生态要素转移逐渐成为关乎国家资源安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事宜。基于生态要素核算的思想,本文首次以典型高科技产品iPhone6为研究对象,基于其零部件价值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障碍因素
摘要:以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年3期分县市区截面数据,从国土空间优化、自然资本利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福祉进步及环境污染治理5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评价法、马尔科夫链、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度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各县市区绿色发展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摘要:草原生态补偿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伴随着草原生态补偿奖励政策于2011年的实施,学术界就草原生态补偿展开了多视角、系统性和定量化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文章在草原生态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保障机制、牧民意愿及满意度以及补偿效应等方面对当前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