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生态效益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筛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摘要:生态效益评价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但评价内容和指标不统一,大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基本上是各说各有理,很难相互比较。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生态效益评价框架,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决策依据,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应该包括生态系统整体贡献,考虑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的关系;并探讨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关联性、灵敏性、层级性、决策导向性、代表性、可行性、独立性及经济适用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提出了生态效益指标筛选的多准则综合法和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检验的3个标准(可定量化、专一化和震撼性)。本研究将为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is widely recognized; however, the inconsistency of evaluation content and indicators has greatly affect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Most of these results are reasonable but are difficult to be compared. Based on analysis of available relevant ecosystem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framework that emphasizes that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value judgment standard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human society. The ecological benefit is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and should include the overall contribution of the ecosystem and consideration of ecosystem dynamics. The principles of selecting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indicators include relevance, sensitivity, hierarchy, decision orientation, representativeness, feasibility, independence, economic applicability, and social acceptability. A multi-criteria synthesis method for selecting ecological benefit indicators and three criteria (quantifiable, specific, and surprising) for ecological benefit evaluation is proposed. As a preliminaries theoretical analysis, i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benefit indicator systems.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pdf/stxb201809302133

相关话题/指标 经济 检验 基础 社会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针对年际间的土地覆被变化的空间分异特性及驱动机理解析问题,采用Python和R语言构建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动态概率模型和驱动力综合分析模型,实现了21世纪以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NECBEC)"土地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机理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7年间,NECB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时空差异及公平性分析
    摘要: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程度是权衡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在测算2005-2016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及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的时空差异特征,采用基尼系数、经济贡献系数与生态承载系数构建生态足迹的公平性评价模型。结果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摘要: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和中亚通道的重要窗口,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协调核心区城镇化和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关注的主要科学问题。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各因子间的关系,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胡焕庸线存在性的大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征的生态学及新经济地理学认识
    摘要:基于大数据分析思路和数据挖掘工具,在县级尺度上,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合成海拔(地带性因素)、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农业生产潜力、适宜水资源偏离度、交通便捷性、区位指数等,克鲁格曼Krugman所谓的区域地理本性特征,对胡焕庸线的存在的地理基础和生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关联与生态效率评价——以福建省蛟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例
    摘要:工业园区因物质能量的高度集聚,生产-消费过程的网络关联,以及区域示范带动效应,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受到持续关注。本研究以福建省蛟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例,应用物质流、生态网络和生态效率等测度分析方法,综合评估了2012-2016年间园区循环经济的网络关联和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园区物质流结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汉江中下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为探究梯级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以汉江中下游为例,采用频次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用最小二乘法和熵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权重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从整体性、稳定性及可持续性3个方面构建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构建促进保护地社区资源使用与保护目标协调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实践
    摘要:结合"公共池塘资源"、"环境权利"和"社会-生态系统"意义认知理论,从话语分析入手研究社会-生态系统中,制度如何作用于社区行为而最终影响生态系统,并以提供政策建议为终点,形成一个针对保护地社区资源利用的社会情境分析工具。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为对象,从社区主体认知和研究者外部观察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秦巴特困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以陕西省山阳县为例
    摘要: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阳县为例,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对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构建以行政村为单元的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分析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山阳县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生态脆弱性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河川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摘要: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为深化人类与自然的复杂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成为推动跨学科整合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与引证文献等要素的分析,得出了国外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的总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用地概念及分类——社会生态系统视角
    摘要:随着全域旅游的实施,旅游用地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旅游用地的综合性、复合性、多效益性以及空间分布的叠加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旅游用地概念内涵不清,分类支离破碎,过分强调功能,缺乏系统时空结构的阐述,导致旅游用地规划难以与其他规划相协调,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整合发展受阻,旅游用地概念和分类面临严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