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的栖息生态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摘要: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Abstract:Rhinolophus pearsoni is a typical cave-dwelling and insectivorous bat species (Rhinolophidae, Chiroptera) in the Wuling mountains of South China.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its roosting ecology in the karst caves of Xiangxi Tujia and Miao Nationality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Zhangjiajie City, Hun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450 individual-by-times (IB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roostpoints were occupied by these bats distributed within a 440 m distance of cave tunnels from cave entrances (99.3%), and generally a 2-10 m height from the cave ground (84%). They roosted in an upside-down posture with two feet and their claws hanging under the cave ceiling or walls; however, about 36.2% IBT were observed in a similar roosting posture but with only one foot and the claws.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ranged from 10.7℃ to 25.2℃ and was always slightly higher than roost-site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ut a linea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temperatures. Approximately 64% IBT occupied "high safety" roost sites, whereas "low safety" and "medium safety" sites had a percentage of 17.6% and 18.4%, respectively. To effectively conserve this species, human interference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should be mitigated in karst caves.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s://www.ecologica.cn/stxb/article/pdf/stxb201807021448

相关话题/生态 观测 系统 中共 干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平均中心时空偏移的情景模拟
    摘要:欧亚大陆复杂多样的植被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其时空分布格局将发生系列的偏移变化,进而对欧亚大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何从全球气候变化驱动的角度来实现欧亚大陆植被生态系统时空偏移趋势的模拟分析,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之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时空差异及公平性分析
    摘要:评价区域自然资源的公平分配程度是权衡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在测算2005-2016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指数及足迹深度、足迹广度的时空差异特征,采用基尼系数、经济贡献系数与生态承载系数构建生态足迹的公平性评价模型。结果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重度放牧对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摘要:以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为平台,以样带上未放牧和重度放牧配对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重度放牧对欧亚温带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土壤氮积累量和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呈现出干燥度指数较大的样点显著大于干燥度指数最低的样点(P0.05);(3)土壤氮矿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近二十年来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近期我国"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与实施,生态类型丰富但自然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再度引发学界关注。历史上罗布泊地区作为陆上丝绸之路交通重要节点,在中外文明交往与民族融合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如今罗布泊干涸以及罗布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促使学界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历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摘要: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和中亚通道的重要窗口,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面临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协调核心区城镇化和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关注的主要科学问题。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各因子间的关系,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近20年疏勒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需水研究
    摘要:水资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不可替代的基本自然资源,生态需水在维持流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承载力可持续性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尤为突出。以疏勒河流域和其所辖县区为不同尺度区域,利用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30m分辨率),解译该流域近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胡焕庸线存在性的大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征的生态学及新经济地理学认识
    摘要:基于大数据分析思路和数据挖掘工具,在县级尺度上,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各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以及合成海拔(地带性因素)、环境脆弱性、人生气候指数、农业生产潜力、适宜水资源偏离度、交通便捷性、区位指数等,克鲁格曼Krugman所谓的区域地理本性特征,对胡焕庸线的存在的地理基础和生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行业异质性视角下我国工业生态创新效率评价
    摘要:随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生态创新成为各国追逐的政治目标,研究我国不同工业行业的生态创新效率对我国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创新内涵出发,构建包括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内的生态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2015年我国34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生产要素密集度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时空动态与情景模拟
    摘要:闽三角城市群由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城市组成,是我国沿海开放地区之一。21世纪以来,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严重影响了该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对该区域的生态安全协同联动管理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摘要: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能够实现区域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采用5期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单位面积当量因子法,估算了玛纳斯河流域1990-2015年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并借助灰色线性规划模型(GLP)进行土地结构优化,探讨了最大化生态效益目标下优化前后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比对及变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