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生态系统中,跨域物种间的生态网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然而,自然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群落生态中,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区域尺度上仍未得到较好的解析。本研究中,该课题组提出了利用微观的高通量分子检测数据和宏观的植被调查数据来构建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跨界生态网络方法(Inter-domain ecological networks, IDEN),并搭建了相应的开放式分析平台。利用该平台,邓晔课题组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于光研究员合作,对中国沿纬度梯度分布的30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地上植物和地下土壤微生物群落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尺度的跨界生态网络具有较高的连接度、嵌套结构、不对称专一性和模块化结构等网络拓扑结构属性。此外植物对于特定的微生物类群表现出一定的偏好性。对不同地点的局部尺度IDEN进行分析,也发现特定植物在不同地区都具有共存的微生物物种。本研究展示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微生物的共存关系,并有助于未来进一步理解生物群落中多个跨界生物物种之间的层级结构。
目前,该生态网络的分析方法及分析流程已经存放到邓晔课题组开放的分析平台IDENAP (http://mem.rcees.ac.cn:8081/)网站上,欢迎感兴趣的科研人员使用。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基金的资助。论文第一作者为本中心博士研究生冯凯。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1755-0998.13081
![](http://www.rcees.cas.cn/kyjz/201909/W020191011540156789390.jpg)
图. IDEN方法中的模块分析结果显示出模块内植物与微生物物种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