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心理所研究利用微博探索家庭暴力对心理健康的短期影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 DV)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甚至目睹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国妇联在200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内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更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对受害者进行帮助。
  为了精确了解家暴对心理的影响,常规的心理学测量一般采用前后测方法。但由于家庭暴力往往是一种突发事件,很难测量家庭暴力受害者在首次受到家庭暴力前的心理状态。目前对于家庭暴力影响的研究多局限于组间的比较,很少有在短期内测量家庭暴力发生前后受害者心理状态的研究。因此,想要测量家庭暴力的短期影响,需要能够在短期内测量到家庭暴力发生前后心理状态的新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上记录生活、表达自我。这些有时间标记的网络数据可以预测他们心理健康的特征,反映用户当前的心理健康状态。研究中,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研究人员利用微博数据测量家庭暴力受害者在家暴前后的心理健康指标。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关键词和人工筛选,在100余万微博用户中筛选出232名家庭暴力受害者。之后,研究人员使用训练得到的心理健康预测模型,根据受害者微博中的88个语言特征和11个行为特征,预测受害者在家庭暴力发生前(T1)以及发生后4周(T2)的心理健康状态。预测的心理健康状态包括抑郁程度、自杀意念以及生活满意度。随后,研究人员对家庭暴力受害者进行分类,探索不同种类的家庭暴力在短时内对于受害者的不同影响。探索的种类包括亲密关系虐待的受害者、儿童虐待的受害者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暴力发生后的4周内,家庭暴力受害者已经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程度、更高的自杀意念以及更低的生活满意度。对于不同类别的暴力受害者,研究发现受到虐待的儿童在短期内受到的心理影响更严重,亲密关系暴力的受害者在4周内表现出更高的抑郁程度,目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杀意念以及更多的敌对情绪。
  该研究采用在线生态识别(Online Ecological Recognition,OER)的测量方法,无干扰地在线上筛选参与者并预测其短期内的心理健康程度。这种方法对于研究突发创伤性事件的心理影响以及监控用户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应用价值。
  该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JIV)录用并在线发表:
  Mingming Liu, Jia Xue, Nan Zhao, Xuefei Wang, Dongdong Jiao, Tingshao Zhu. (2018). Using Social Media to Explore the Consequences of Domestic Violence on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Feb. 2018, https://doi.org/10.1177/0886260518757756


相关话题/心理 测量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心理所研究揭示精神分裂症与强迫症共病患者存在特殊的脑功能连接模式
    精神分裂症一直被认为是最复杂的精神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在行为和神经层面均有表现。美国精神病学会最新发布的DSM-5临床诊断手册强调了精神分裂症谱系的概念,即把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具有不同行为和神经系统表现的连续体,并且这些表现会同样出现在其他相关精神障碍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揭示亲历灾害的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在组别及恐惧性与痛苦性心理障碍对组别转化的预测作用
    儿童青少年是灾害导致不良心理影响的易感人群,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该人群中发生频率最高且最为核心的异常心理应激反应之一。因此,亲历灾害的儿童青少年的PTSD问题受到了临床研究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前人研究发现,灾害所致PTSD的发展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国际合作研究揭示抑郁症患者人脑功能连接组模块化重组特性
    基于数学图论分支的复杂网络理论是分析复杂关系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脑网络成像研究中。模块化分析是复杂网络的典型方法,可用于检测大尺度脑网络结构特点。研究发现:人脑网络是以模块化进行结构与功能组织构建的,而这种基本组织结构会受到各种神经精神疾病条件的影响。  日前,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设计有效的微博私信帮助有自杀意念的微博用户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无论是对当事人的家人朋友还是周边环境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青年人为主力军的部分网络用户会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上表达自杀意念、直播自杀甚至相约自杀,这使以微博为平台开展自杀意念的主动识别和干预显得尤为迫切。  造成自杀的因素很多,而主动求治率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内侧前额叶BDNF的表观修饰改变是青少期应激导致成年后认知弹性损伤的潜在机制
    精神疾病发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激,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应激会影响脑的发育过程,显著增加个体成年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这种早期环境因素导致的长期效应,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指出,早期应激往往会导致表观遗传指标发生持久性变化,进而改变基因的表达,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开发出治疗弱视的增强现实技术
    当一只眼睛的输入信号较差时,大脑中来自于另一只眼的信号就变得更加主导,该现象的一种极端情形就是弱视。弱视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总人口的3%。弱视治疗的传统干预方法是将好眼遮盖以强迫病人在生活中或在实验室训练中使用弱眼。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鲍敏研究组开发出一种新颖的可穿戴的增强现实(au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揭示视频游戏经验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游戏机进入公众视野以来,视频游戏行业经历了迅速的发展,视频游戏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研究者们针对过度沉迷游戏引发的网络游戏障碍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视频游戏具有任务多样性、实时反馈性、快速适应性以及较高动机性等特点,因此适量的游戏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吃亏不仅有精神现报而且有物质后报
    在现实世界的决策中,我们时常会采取或接受一个明显导致损失的选项,例如选择“无酬加班”这种“吃亏”行为。主流决策理论从不将此解释或预测为我们主动做出的选择行为,因此我们尚不清楚应该如何解释此类选择行为,反倒是中国古语“吃亏是福”,不仅对选择单一损益选项的决策行为进行了阐释,而且大力推崇这类行为。  那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连续交替的背景可以诱发动态的倾斜错觉
    人类的知觉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图1a和1b,同样竖直朝向的光栅,在被朝左或朝右的背景光栅所包围后,会被错误的知觉为朝背景光栅相反的方向倾斜。这种倾斜错觉 (tilt illusion)通常被认为缘于初级视觉皮层中,朝向特异神经元之间的侧抑制:偏好背景光栅朝向的神经元会抑制其它神经元对这一朝向的反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
  • 心理所研究发现青少年及早期成年人核心脑网络间的层级结构
    脑是由多个分散的大尺度网络构成的系统。默认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是研究者所普遍关注的三个核心脑网络,它们在个体发展和老化的过程中起到维持正常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如注意、工作记忆、决策)的关键作用;扰乱这些脑网络间功能交互可能导致神经和精神疾病(如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痴呆等)的发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