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心理所研究发现青少年及早期成年人核心脑网络间的层级结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5
脑是由多个分散的大尺度网络构成的系统。默认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是研究者所普遍关注的三个核心脑网络,它们在个体发展和老化的过程中起到维持正常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如注意、工作记忆、决策)的关键作用;扰乱这些脑网络间功能交互可能导致神经和精神疾病(如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精神分裂症、痴呆等)的发生。因此,研究这些核心脑网络之间的功能交互对于理解正常和异常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三个脑网络的静息态自发活动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即静息态和内部导向任务所涉及的默认网络,与外部导向任务所涉及的背侧注意网络、突显网络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关系已经得到人类和动物生物学基础研究的证据支持,提示其反映了脑功能整合的关键特征。然而,目前仍不清楚这种网络间负相关关系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无法由常用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分析来回答,因为功能连接只能衡量脑网络或脑区之间的相关关系,无法提供交互作用的方向信息。效应连接(effective connectivity)分析则可以研究脑网络或脑区之间的有向因果关系,并可以从前向(兴奋性)和反向(抑制性)连接的角度清晰地显示负相关网络之间的层级结构。因此,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纾研究组的青年特聘研究员周媛与伦敦大学学院Karl Friston教授团队(Adeel Razi和Peter Zeidman博士)合作,采用动态因果模型(Dynamic causal modeling, DCM)分析研究了默认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脑区之间的效应连接,以理解负相关网络是如何进行功能交互的。
该研究基于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双生子库的420名青少年及早期成年双生子被试(14-23岁,女性:48.5%)的静息态fMRI数据,综合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负相关网络间的交互方式。具体而言,该研究首先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获得核心默认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并确定19个核心脑区作为节点。之后,采用适合于静息态数据分析的频谱DCM(spectral DCM)构建个体水平的动态因果模型,采用新近提出的参数经验贝叶斯(Parametric Empirical Bayes, PEB)和贝叶斯模型降阶(Bayesian Model Reduction, BMR)方法进行组水平分析,估计脑区之间的效应连接。最后,通过比较输出和输入连接的相对强度来构建网络间的层级结构。
研究发现:(1)采用效应连接分析,可以识别出在功能连接分析中常见的负相关脑网络;(2)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与默认网络之间的效应连接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为:从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脑区到默认网络脑区的效应连接为负性的,提示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的活动抑制了默认网络的活动;但多数从默认网络到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的效应连接为正性的,提示默认网络对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的活动有兴奋性影响(图1A、B);(3)通过比较网络间传出和传入连接的相对强度,该研究进一步发现背侧注意网络、突显网络、默认网络之间存在层级结构,突显网络处于该层级结构的顶层,提示突显网络在调控网络间的交互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图1C)。此外,该研究还从实证角度解释了效应连接和功能连接之间的关系。
图1. 核心默认网络(cDN)、突显网络(SN)和背侧注意网络(DAN)脑区间效应连接
青少年及成年早期是高级脑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期。该研究的发现有助于从机制上理解默认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和突显网络三个核心脑网络间负相关关系产生的神经基础,因而对脑发育、脑老化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也显示出DCM在发现脑网络和理解脑网络组织机制方面的应用价值;参数经验贝叶斯(PEB)和贝叶斯模型降阶(BMR)分析方法在该研究中的成功应用,也为采用图论分析研究更大数量脑区之间的效应连接开创一条新的途径。
该研究是周媛博士与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陈杰副研究员为主导的跨研究室合作成果之一。上述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432302、81371476、31300841)、国家基础研究973计划(2011CB707800)、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15AA020513)、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2075)、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21107002512064)、国家留学基金委(2015049100)和伦敦大学学院Karl Friston教授Wellcome Trust Principal Research Fellowship (Ref: 088130/Z/09/Z)基金的支持。
文章已在线发表于Cerebral Cortex杂志
论文信息: Yuan Zhou, Karl J. Friston, Peter Zeidman, Jie Chen, Shu Li, Adeel Razi, The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the Default, Dorsal Attention and Salience Network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Cerebral Cortex, in press, 10.1093/cercor/bhx307
论文网址:
https://academic.oup.com/cercor/advance-article/doi/10.1093/cercor/bhx307/4637602
相关话题/网络 中国科学院
科睿唯安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2019研究前沿》,揭示全球热点和新兴前沿研究
报告遴选了100个热点前沿和37个新兴前沿,覆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十大学科领域北京,2019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 (NYSE: CCC; CCC.WS) 今天在北京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19研究前沿》报告和《2019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具有非线性激活函数的全光神经网络
工神经网络(ANNs)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在基础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多数人工神经网络硬件系统都是基于电子的,但由于其固有的并行性和低能耗,在光学上实现这项技术对于广大研究人员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近日,来自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展示了一个功能完备的全光神经网络(AONN),其中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在量子网络中的非定域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我校潘建伟、张强、范靖云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究以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中国大陆首款自研的网络“神经末梢”无线路由器芯片问世
作为网络“神经末梢”的无线路由器,每年我国出货量达上亿台,但是路由器的核心芯片都不是自主研发的。1月15日,中国大陆首款自主研发的无线路由器芯片SF16A18在北京发布,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作为填补技术空白的无线路由芯片,SF16A18的特点如下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工艺及计算能力国内首款采用TSM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艾玉杰
艾玉杰,男,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1年出生。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6年加入中科院半导体所照明研发中心,致力于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5G移动通讯射频前端MEMS器件与模块的研制。联系方式:E-mail:aiyujie@semi.ac.cn;电话:在研/完成项目:(1)院人才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曹玉莲
曹玉莲,女,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0.9-2003.4在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9考入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中科院半导体所纳米光电子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光电子器件方面的研究,在量子点器激光器及InAs/GaSbI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安俊明
安俊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年、1998年和2004年分别在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7月博士后出站。现为中科院半导体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百千****才工程”入选人员,并荣获“有突出贡献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 备
陈备,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4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高速电路与神经网络实验室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常 凯
常凯,男,博士,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64年8月出生于安徽潜山,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1998年-2001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物理系合作研究。现任中科院半导体所超晶格国家重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良惠
陈良惠,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工作至今。 在国内率先实现量子阱激光器的突破,并开拓不同波长,不同功率,不同应用目标的量子阱激光器的研制、开发与工程化。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多篇。承担并出色完成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攻关、863、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