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26日,蒋争凡实验室在国际著名免疫学学术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一种既是免疫激活剂,又是递送系统的纳米锰佐剂(MnJ)。该创新性佐剂既能高效激活细胞免疫并促进体液免疫,也能激活黏膜免疫反应并诱导分泌型IgA产生,用作黏膜免疫佐剂。锰佐剂对几乎所测试的所有种类抗原都有效,能显著提高灭活疫苗的效果,甚至可以将灭活病毒的浓度减少到1/100还能达到完全保护的效果。对于易突变的病毒,免疫单联疫苗也能达到交叉保护的效果。锰佐剂制备的肿瘤疫苗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促进瘤内活化的NK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与其它常用佐剂相比,锰佐剂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佐剂效果,其可能的分子基础是锰离子不仅诱导β干扰素的产生(如LPS只诱导β干扰素),而且大量诱导各种a干扰素,这些额外产生的a干扰素可能以目前还不清楚的机制超强促进抗原递呈细胞的成熟、分化及对抗原的递呈(如图所示)。目前为止,锰佐剂的优异性能已被国内十几个实验室和抗体生产厂家所证实。
目前各种各样的动物疫情(禽流感、非洲猪瘟等)和新冠疫情都亟需疫苗研发,对于灭活病毒和亚单位疫苗,佐剂的作用必不可少。更为重要的是,机体要消灭病毒感染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必需激活细胞免疫。人用疫苗中的铝佐剂抗病毒和抗肿瘤的效果非常有限;而动物疫苗中常用的白油佐剂存在着生物兼容性差、毒副作用较强的问题。因此,有效激活细胞免疫的佐剂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此外,我国使用的佐剂绝大多数依赖进口,属于“卡脖子”产品。锰佐剂可以很好填补现有佐剂的不足或空白,是铝佐剂发现并使用95年后第二个以金属元素为基础的佐剂。锰作为一种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相比于无法被人体吸收和代谢的铝元素,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和相容性。不仅如此,锰佐剂具备远超铝佐剂的免疫活化功能,因此具有巨大的临床开发潜力与价值,可用于抗体制备、疫苗研发和肿瘤治疗,并有望解决我国在免疫佐剂方面的“卡脖子”难题。
生命科学学院已毕业的张睿、王晨光和管玉坤三位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蒋争凡为通讯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徐静副研究员、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万祎研究员和同济大学医学院贾鑫明教授参与了本项目的研究。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北京大学“细胞增殖与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1-0066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