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陈松蹊研究团队最新发现:中国北方气候变化并未加剧空气污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日前,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计量经济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陈松蹊教授环境统计团队关于气象变化与中国北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评估的研究论文“Meteorological Change and Impacts on Air Pollution - Results from North China”被《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正式接收。
《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是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旗舰期刊,包括7个分刊,收录的论文涵盖太阳、地球和行星科学、大气等众多地球物理学领域。创刊于1896年,是目前国际地球物理学界论文质量最高、覆盖领域最广、发行数量最多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之一。
研究刻画38年的气象变量与大气污染的关系
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的大幅提高,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但在北方的冬季,一场刺骨的北风往往能短暂“拯救”人们,带来连续几天的优良空气。在坊间,一个广泛流传的观点是北方近些年严重的大气污染可以部分归咎于中国北方的(1)大量植树造林和(2)兴建风力发电站所导致北风的削弱。在学术界,Wang et al. (2018) [1]和Long et al. (2018) [2]等研究也间接支持了类似的观点:Wang等使用中国北方的数据发现高气溶胶浓度(高污染)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树木的生长,而Long等发现北京西北方向树木的繁盛导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上升了6%。此外还有一些研究也表示气候变化加剧了空气污染(H. Wang et al. (2015) [3],Cai et al. (2017) [4], Taylor et al. (2012) [5])。
陈松蹊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旨在检验气候变化导致大气污染的科学性。团队结合使用了欧洲气象中心在不同等压面上的261个0.5经纬度格子点再分析数据与161个中国大气污染监测站点的数据。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使用高维数据多重检验方法,量化温度、湿度、风速、边界层等气象变量在1979年到2016年的变化,并检验这些变化的显著性(2)量化这些变化对2014—2016年PM2.5浓度的影响。

图1.研究区域为图中白色实线所标注的矩形,其中红点所标注的6个城市将用于进一步检验气候变化对污染物影响的研究
研究发现:北风没有减少, 气温增加, 湿度减少
文章首先使用基于高维数据的多重假设检验方法,分析了地表温度、边界层高度、地表露点温度、累计相对湿度(图2)与累计风速(图3)在1979—1997年与1998—2016年这两个19年阶段均值的变化。研究发现以下污染物有显著的变化:(1)地表温度上升了0.57度;(2)累计东北风速、边界层高度和耗散有显著上升;(3)相对湿度(北方变干)和累计西南风速有显著下降;(4) 但人们普遍关心的西北风没有减少。研究发现露点温度和空气污染程度显著相关,尽管地表温度在中国北方地区上升显著,显著下降的相对湿度使得露点温度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同时温度的上升导致边界层高度和耗散的上升,造成有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总体来说,自70年代末中国北方地区的气象变化实际上营造了更好地污染物扩散条件。这反驳了植树造林、兴建发电站导致北风减弱的说法。

图2.对比两个19年阶段(1979—1997,1998—2016)(a)地表温度(b)边界层高度(c)地表露点温度(d)累积相对湿度在中国北方地区不同月份的差异(黑点表示统计学意义上变化显著的区域)

图3.对比两个19年(1979—1997,1998—2016)各个月份各个风向下累积风速均值的变化(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黑点表示统计学意义上变化显著的区域)
进一步地,研究通过回归模型构建了气象变化效应指标。该指标分析了2014到2016三年各个月份排放背景下1979年到2016年的气象变化对PM2.5浓度的影响。团队对研究区域的32个城市均计算了气象变化效应指标,并汇总在图4。

图4.(a)32个城市中气候变化在各个月份使PM2.5显著上升或下降的比例,正向表示上升的比例,反向表示下降比例;(b)和(c)表示气候变化在各个月份对PM2.5的平均影响与相对影响
图4(a)显示在全年12个月份、32个城市中,有下降效应的城市比例远大于有上升效应的城市比例。(b)和(c)显示平均和相对气象变化效应在全年大多数月份也呈现减小污染的效应。尽管在统计学意义上气候变化对PM2.5有着显著的削弱效应,但在2014-2016年间的年度污染削弱作用均在1.29%—2.76%之间。并不足以抵消人为排放做造成的污染。
综上所述,研究团队得出如下结论:(1)地表温度、边界层高度和边界层耗散在1979—2016年之间有显著上升、相对湿度则有所下降,而北风并没有显著下降;(2)在1979—2016年这两个19年阶段间的气候变化导致中国北方地区在2014—2016年PM2.5下降了1.9%—2.7%(3)中国北方地区近年来的空气污染并不能归咎于气候变化, 而是过量的人类排放。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许子平 (现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统计学博士生),其本科期间的学术导师是陈松蹊教授。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陈松蹊教授。另一作者是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气象系吴小青教授。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项目2016YFC0207701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32001的资助。
[1] Wang, Xin, et al. "Field evidences for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erosols on tree growth." Global change biology 24.10 (2018): 4983-4992.
[2] Pendergrass, D. C., et al. "Predic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evere wintertime particulate pollution events in Beijing using extreme value theory."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6.3 (2019): 1824-1830.
[3] Chen, Huopo, and Huijun Wang. "Haze days in North China and the associate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based on daily visibility data from 1960 to 2012."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20.12 (2015): 5895-5909.
[4] Cai, Wenju, et al. "Weather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Beijing severe haze more frequent under climate change." Nature Climate Change 7.4 (2017): 257-262.
[5] Taylor, Karl E., Ronald J. Stouffer, and Gerald A. Meehl. "An overview of CMIP5 and the experiment design."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93.4 (2012): 485-498.

相关话题/气象 城市 数据 比例 论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生科徐成冉课题组发表综述论文 从单细胞角度理解胰腺β细胞发育和再生
    胰腺作为哺乳动物重要的功能器官,行使营养物质代谢的外分泌功能和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胰岛内分泌功能。当今全球发病率日趋增长的糖尿病就与胰腺内分泌功能的失调相关,最显著的表现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或丧失导致持续高血糖。胰岛β细胞体外和体内再生被认为是根治糖尿病的有效途径。体外再生主要是通过模拟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
  • 沈阳生态所揭示多尺度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景观格局与大气污染物PM2.5的关系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指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具有生态系统功能的自然、半自然开放性空间,及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绿色空间网络,是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PM2.5污染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PM2.5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被认为是有效控制城市P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沈阳生态所在全国尺度城市三维景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城市化研究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城市变化除边缘扩展外,城市内部变化剧烈,特别是建筑的物的密度和高度变化显著。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边界扩展和二维格局变化研究,城市的三维景观研究对于刻画更加真实的近地表状态和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对于推动景观生态学新的研究范式向多个维度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的季节变化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是包含经济、自然、社会三个子系统的复合生态系统,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保护生命支撑系统,如自然生态系统。树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为人类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建筑用地与绿色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方面表现出了与紧凑城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绿色基础设施径流调蓄的供需结构在城市雨洪管理中的作用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城市里的公园、草坪、住宅区花园、道路花坛等植被区域,其具有显著的减少降雨径流、改善水质、维持区域水循环等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大量绿地被改造成经济价值较高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导致绿色基础设施面积减少,植被斑块破碎化,从而使得城市的径流调蓄能力不足。城市化进程的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气温变暖减缓臭氧污染对城市树木不利影响的生理机制
    全球变暖和近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已成不争事实,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增温和臭氧污染问题日趋凸显。城市森林在减缓大气升温和臭氧污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城市森林往往又面临热浪高温和臭氧污染的双重影响或胁迫,尤其在夏季。目前,大气增温和臭氧二者复合对植物影响及机理尚不清楚或仍有较大争议。中国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采暖季城市内部大气污染物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不仅城市边界扩展迅速,城市内部高度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由于燃煤等原因,特别是冬季采暖期的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燃煤会产生的SOx、NOx和颗粒物(PM)等有害污染物,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活。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沈阳生态所举行2021年度科研原始数据核查工作
    为了进一步夯实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工作基础,按照沈阳生态所纪监审年度重点工作安排,2021年11月26日,举行2021年度科研原始数据核查工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郝欣,科研道德委员会成员、科研骨干、学术秘书等40余人参加会议,纪委副书记、党群办主任、科研道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胡志斌主持会议。年初,沈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金属所计算和数据驱动的拓扑声子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声子是凝聚态物质中最常见的粒子之一,是晶格振动的能量量子化的体现,集体激发的准粒子,与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和力学等基本物性密切相关。2017年之前,从拓扑绝缘体,拓扑半金属到拓扑超导,拓扑电子材料的研究引领了前沿,固体材料的拓扑声子研究还是空白。与其它体系的拓扑物性一样,因拓扑性的保护声子也会在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
  • 我所发表数字化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综述论文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受邀发表焦点综述文章(FocusReviews),阐明了发展数字化微型化学能源的重要性,系统总结了数字化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数字化微型电化学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并对数字化、可定制微型化学能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