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填补这一知识鸿沟,该课题组以水稻的生命周期为基础,定量阐述了水稻中的汞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与人类健康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水稻可能也是全球人类甲基汞暴露的显著膳食来源,尤其是在南亚和东南亚。国际水稻贸易引发人类甲基汞暴露风险的区域转移,并显著加剧了非洲、中亚和欧洲的甲基汞暴露风险。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居民因食用水稻而摄入的甲基汞不会超过鱼类,然而,在亚洲许多以稻米为主食的土壤污染地区,水稻和鱼类共同消费导致的甲基汞暴露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http://pkunews.pku.edu.cn/images/2019-11/b2f7fa8379f746fa9ac84b59b92a10e1.png)
水稻在人类汞暴露风险和全球汞循环中的作用
该研究成果以“Rice life cycle-based global mercury biotransportand human methylmercury exposure”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9-13221-2)。王学军教授为通讯作者,他的博士生刘茂甸(现为耶鲁大学博士后)为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