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液是机体正常活动的代谢产物,富含大量与健康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而基于汗液检测的智能传感器件,则具有非侵入式和实时连续监测等优势,近年来成为可穿戴健康领域的研究重点。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的医疗体系大多是被动的,患者只有在发觉自身有明显的症状后才联系医生进行病情的诊断和医治。这种体系缺乏前期预判,也没有办法预防疾病发生,无法实现健康的实时监测。因此,科研人员致力于新型医疗模式的构建,配合可穿戴传感器件的快速发展,既不需要昂贵大型的医疗诊断器材又可节省专门的医护人员,从而实现实时性、前瞻性和个人化的医疗体系。
全激光加工智能多模式传感贴片
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与加州理工学院高伟(Wei Gao)教授研究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皮肤上的实验室”概念,即通过全激光加工的方式,制备了集成式多模式皮肤传感贴片,并配合微流道结构与柔性电路板,实现了汗液多项微量生物信息的原位准确探测与实时新陈代谢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以“A laser-engraved wearable sensor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uric acid and tyrosine in sweat”为题,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为下一代智能健康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受到了各界研究****的广泛关注。其中,加州理工大学博士生杨依然、北大信息学院博士生宋宇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伟为论文通讯作者,Santa Clara大学On Shun Pak教授、Princeton大学Lailai Zhu博士、UCLA医学院Tzung K. Hsiai与Zhaoping Li教授、张海霞为论文合作者。
研究团队
该智能传感器件在显示较高灵敏度的同时,兼具低成本、大规模制备等优势,具有让病人在家中非侵入式监测痛风、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可能。这种准确实时的健康信息可以为病人提供辅助式健康管理,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及饮食作息。在不影响患者生活方式的同时,传感器可进行各项生理信号的长期监测与动态管理,为实时性、前瞻性、定制化的医疗健康大数据提供可能。
文章信息:
Y. Yang, Y. Song, X. Bo, J. Min, O. S. Pak, L. Zhu, M. Wang, J. Tu, A. Kogan, H. Zhang, T. K. Hsiai, Z. Li, W. Gao, A Laser-Engraved Wearable Sensor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Uric Acid and Tyrosine in Sweat,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9, 10.1038/s41587-019-0321-x.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信息学院张海霞课题组与合作者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文 提出基于汗液的新型“皮肤上的实验室”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健康 医疗
Nature发表公卫学院黄薇课题组评论文章 “佩戴口罩可能会增加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
2019年10月3日,全球权威期刊《自然》(IF43.070)正式发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薇博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特邀评论文章“佩戴口罩可能会增加空气污染的健康风险(Facemaskscouldraisepollutionrisks,Nature2019;574:29-30)”。该文章聚焦全球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物理学院林金泰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阐述贸易战隐含的大气环境和健康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贸易引起大气污染物的跨境转移,改变了其空间分布和环境健康影响。但是,贸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贸易发展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联至今仍不清楚。近期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不但影响了全球经济,也会造成排放和跨境污染的变化,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定量认识仍未建立。自2011年以来,北京大学物理学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沈国锋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针对中国农村生活能源转型的环境与健康效应的研究成果
陶澍课题组在PNAS发表针对清洁取暖政策评估的研究成果大气污染仍是我国乃至全球都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室内燃煤和生物质等过程由于燃烧效率低,固体燃料消耗量大,从而排放大量的一次细颗粒物(PM2.5)等不完全燃烧污染物。生活污染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气污染源和呼吸暴露的健康风险源。调查研究指出,虽然随着社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刊登武阳丰团队研究成果:“以实施临床路径为主的医疗质量改进行动”的干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
JAMACardiology(《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医疗条件不足医院开展医疗质量改进行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章,该论文是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武阳丰教授团队开展的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路径研究项目第三期(CPACS-3)的主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科魏丽萍课题组揭示雷特综合征病人和健康人不同组织中体细胞转座子插入突变的特征和频率
合子后突变是指单一个体自受精卵形成之后,基因组内由于DNA复制错误和其它突变源引入的遗传变异。因此,理论上,同一个体内任意两个细胞所携带的基因组都不相同。反转座转座子是一种可以在基因组内以“复制—粘贴”形式跳跃的DNA元件,组成了人类基因组大约30%的序列,是重要的遗传变异来源。L1Hs是当前人类基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黄薇、李建平、郑乐民团队发表空气污染心血管健康影响机制重要系列研究成果
研究证据表明空气污染暴露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但是相关病生理机制还不明确。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薇教授课题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课题组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乐民教授课题组通过跨学科联合攻关,在权威心血管医学期刊CirculationResearch(IF15.211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医学部詹思延与合作者特约为The BMJ撰文:制定高质量临床指南是促进患者健康的重要途径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詹思延教授,《英国医学杂志》(TheBMJ)中国编辑尹道馨,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唐金陵教授在TheBMJ上联合撰文“中国临床指南:解决利益冲突和吸纳患者参与”。这篇文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口腔医院科研人员揭示糖尿病影响颌骨健康新途径
2017年7月12日,最新一期《细胞》(Cell)子刊《细胞宿主微生物》(CellHost&Microbe,IF=14.9)刊登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研究人员题为“糖尿病增加IL-17表达并增强口腔菌群的致病性”(DiabetesEnhancesIL-17ExpressionandAlter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物理学院林金泰研究组及合作者揭示国际贸易中隐含的PM2.5污染健康影响
2017年3月30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林金泰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课题组、环境学院贺克斌课题组及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期刊发表题为《全球大气污染输送和国际贸易的跨界健康影响》(Transboundaryhealthimpactsoftransporte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制用于健康监测的智能贴片
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利用摩擦起电效应与静电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可用于健康监测的自驱动无线传输智能贴片。相关研究成果整理为以《用于健康监测的自驱动无线传输智能贴片》(Self-poweredwirelesssmartpatchforhealthcaremonitoring)为题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