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Antony K. Chen)实验室利用超高分辨率技术揭示了HIV病毒颗粒的组装机制。该研究成果以以自由投稿(DIRECT SUBMISSION)形式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题目为“Roles of Gag-RNA interactions in HIV-1 virus assembly deciphered by single-molecule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前人的研究显示,RNA-蛋白交互作用是HIV病毒颗粒在宿主细胞膜上顺利形成的必要条件。Gag是HIV 病毒的结构蛋白,其nucleocapsid(NC)结构域与HIV-1病毒RNA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并以病毒RNA为支架在宿主细胞膜上大量聚合,最终形成含有数千个Gag蛋白的病毒颗粒。虽然研究者已经通过传统显微手段揭示病毒颗粒出芽所需要的条件,但是由于病毒颗粒的直径仅约150纳米(nm),以及传统显微技术分辨率的限制(~250 nm),无法通过实验手段在分子层面上明确阐明病毒的组装机制。
光敏荧光显微技术(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PALM)是一种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在固定细胞以及活细胞的表面提供约~20nm的分辨率。通过PALM 技术结合生化等手段,陈匡时实验室发现HIV-1 Gag蛋白在HIV-1病毒RNA是以二或三聚体为单位进行组装的,而HIV-1病毒RNA在Gag不同的多聚化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初始阶段,通过静电力作用RNA结合并促使Gag形成二聚体、三聚体,从而多聚化在细胞膜上形成紧密的组装结构;在组装后期,病毒RNA控制Gag的大量聚合从而使组装平台的密度保持稳定。在这两个阶段中,病毒RNA平衡着驱使Gag离散与紧密组装的力,维持组装平台的稳定。该研究首次在纳米尺度下揭示病毒RNA组织以及调控病毒颗粒完整的组装过程,为有关HIV-1和其他逆转录病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病毒RNA与Gag蛋白在A)细胞中以及B)颗粒中的成像。 C)PALM成像Gag在细胞膜上的分布。(Scale bar=500nm)D)病毒组装平台的密度与大小关系。 E)病毒组装平台的密度变化与平台大小的关系。当平台生长到63nm时,平台密度的变化最大。
病毒RNA在细胞膜上促进Gag蛋白组装模型
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杨艳涛。曲娜、谭洁以及北京大学/佐治亚理工/埃默里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培养项目的Muaz N. Rushdi和Christopher J. Krueger为工作的顺利完成作出重要贡献。通讯作者为陈匡时特聘研究员。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青年千人启动经费的支持。
新华网对该成果进行了报道:中美研究人员揭示艾滋病病毒颗粒组装过程
编辑:山石
?
?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工学院陈匡时课题组使用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揭示HIV病毒组装过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病毒 技术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在ICF黑腔动理学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hysicalReviewLetters(《美国物理评论》,影响因子IF=8.462)发表了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CAPT)贺贤土院士课题组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者的最新科研进展,报道了他们在ICF黒腔动理学效应实验表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文章两位通讯作者蔡洪波研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陈匡时课题组在基于CRISPR的单分子成像DNA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课题组基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与分子信标(MB)研制出一种名为CRISPR/MB的新型单基因位点成像技术。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ucleicAcidsResearch(《核酸研究》)(IF=10.162),题目为“ACRISPR/MolecularBeaconHybrid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陈匡时课题组与合作者在解析艾滋病毒增殖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课题组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的科学家运用计算机模拟艾滋病毒(HIV病毒)在分子水平下宿主细胞膜上组装的机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链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7/10/31/1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彭练矛团队碳基集成电路成果被《2017自然指数·科学城市》专题报道
2017年10月19日,英国《自然》增刊《2017自然指数·科学城市》(NatureIndex2017ScienceCities)(第550卷,7676期)出版。“自然指数”分析了全球500座城市的科研产出数据,通过加权分数式计量(WFC)统计出全球科研产出最高的十大城市,北京以1693分夺冠。这项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李毅课题组揭示了一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重要激素——乙烯有利于病毒侵染的分子机理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课题组近日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viralproteinpromoteshostSAMS1activityandethyleneproductionforthebenefitofvirus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科学学院李毅课题组揭示RSV编码的NS3蛋白促进病毒侵染新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课题组与福建农林大学谢联辉教授课题组近日在PLoSPathogens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RicestripevirusNS3proteinregulatesprimarymiRNAprocessingthroughassociationwiththemiRNAbioge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陈匡时课题组在microRNA非特异性抵御逆转录病毒复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陈匡时课题组发现了宿主细胞抵御逆转录病毒感染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Protein&Cell。?microRNA(MiR+)-Gag复合体造成病毒颗粒组装失败并通过LC3、p62、ULK1、ATG5等自噬相关分子介导病毒在溶酶体中降解以往的多数研究显示,microRNA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汤富酬课题组发表单细胞表观多组学测序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7年6月16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课题组在Cell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multi-omicssequencingofmouseearlyembryosandembryonicstem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展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彭练矛教授课题组在碳纳米管三维光电集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数十年间,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测,随着晶体管尺寸不断缩减,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集成度越来越高。然而随着10nm技术节点的接近,因受到物理定律、成本等制约而很难进一步提升。2015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委员会正式宣布摩尔定律将走到尽头,信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在压电摩擦复合式纳米发电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课题组利用静电纺丝工艺,成功研制出可用于柔性表面按压能量采集和人体生理信号检测的压电摩擦复合式纳米发电机。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生物机械能采集和生理信号监测的柔性纤维基复合纳米发电机》(Flexiblefiber-basedhybridnanogenerator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